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7章安西风起(2/3)

作者:tx程志
是瓷刀,瓷刀不仅锋利,而且安全无毒,这是金属刀具所不具备的优势,在世界上健康养生的大环境影响下,瓷刀的产业规模居然高达百亿美元。冉明还以为后世的刀具还真是宣传中所讲的那样,是什么纳米陶瓷新工艺,这个名词听起来高大上,这也让冉明杜绝了研究的心思。

可是没有像到在这个时代,魏国居然可以发明出来瓷刀,而且还进入了应用,冉明可是清晰的记得,在后世这种瓷刀莫氏硬度可以达到0,仅次于金刚石。关于二氧化锆陶瓷的耐磨性,是任何合金刀具不具备的。魏国随即在瓷器研究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随着朝廷支持,并许以重利,魏国工匠渐渐的展开了对新型瓷器的研究,不仅让这个时代原本不应出来的青花瓷出现了,而且还出现了薄胎瓷,这让魏国赚了大量的利润。

瓷器是中国传统强项,所以冉明虽然没有太多关注,然而成果却是非常喜人的,由于冉明的影响下,魏国百姓的生活习惯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室内卫生间,各种陶瓷装修材料,如瓷片、瓷砖、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

当然,陶瓷生业取得了材料方面的重大发展,其实合金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弹簧钢已经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了,至于其他合金钢,魏国近年来取得了六百多种合金钢的发明专利,这六百多种合金钢,可以广泛应用于魏国各个领域。特别是看到了材料的发展,这让冉明看到魏国工业革命进程,又进了一大步。

皇家科学院除了材料项目部,还有一个化学研究部,主要研究化学领域的问题,至于化学项目部下属的分支就更多了,有火药、印染等二十六个分支。

视察了科学院各大项目部之后,冉明还对这些科研人才进行慰问,当然这只是表面功夫,不过冉明还是小看了皇帝在这些人才中间的地位,冉明轻轻几句话,可把这些科研人员感动坏了。

从帝国科学院出来之后,冉明对于科学院的科研进展还是非常满意的。在一穷二白的魏国,这个几乎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度,能够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在帝国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帝国一定会逐渐的超越欧非,成为这些科研领域的领头羊。当然,这些科技最终归根结底还是要为帝国争霸世界的大业服务的。

黄帝纪元四七九五年很快就过去了,魏国除了和笈多帝国爆发了局部战争,在南方的征南军、镇南军以及新建的安南军,都慢慢向中南半岛前进。战争非常没有拖垮了魏国的经济发展,反而把魏国建设得更加繁荣。经济逞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着。只要干掉笈多帝国,魏国距离世界霸主的地位,无疑就会更进一步,当然此时魏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了。

要说冉明,大臣的朝臣们非常不理解。人家文景两帝数十年的积累,结果被汉武帝两征漠北,生生把国库打空了,可是魏国倒好,从建国以来,地盘从小到达,然后统一全国,几乎年年都在打仗,但是魏国非但没有因而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反而更加欣欣向荣。

在新年过后,就是黄帝纪元四七九六年了,在这个上元节后,冉明听取了内阁的政务报告,这个报告不仅包括去年魏国的发展总结,还有今年的发展目标。

“陛下,今年帝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新建高速公路一万三千六百公里,全国高速公路共有两万七千公里里长,其中邺(城)广(州)线高速公路,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年度全线贯通,邺(城)营(州)线已经修至卢龙明年九月份可以将卢龙至昌黎段修通,而长(安)至高昌线的高速公路,年中可修至金城(今兰州)。”魏国交通部尚书岑煊介绍道:“未来,交通部将完成长安至成都线高速公路的全程勘察,预计明年春季开始正式施工,同时,广州至交州线的高速公路规划、北平至姑衍郡(今蒙古肯特山,魏国驱逐北汉国之后,在此设郡,属北军都护府管辖,安北都护府治所在清水城(今贝尔湖南九公里)下辖四县)。”

冉明对于这些问题倒也满意,魏国现在修路基本上不会使用汉人百姓,即使雇佣的百姓,也是负责辎重或监工的工作,所有一线劳工全部都是朝鲜半岛或中南半岛的土著奴隶,特别是归顺鲜卑慕容部,如今也分裂了四个工程施工队,专门承建魏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负责邺营线的施工。

这次年度报告工相郑豁道:“陛下,去年,我大魏生产钢铁达到四十万吨,钢铁四万五千吨,开采煤炭一百八十六万吨,生产水泥八百五十万吨,布帛两千零五十五万匹……”

对于这些数字,冉明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如果这些数字拿到后世,恐怕还不及一个经济差的省份,但是魏国的面积可比后世天朝差了将近一倍。对于这些数字,其他大臣也都议论纷纷,可是却从来没有人去提,去年一年那些黑心的商人,为了争取利润,光奴隶就减少了六万余人,当然这还不算魏国又获得的一百七十余万奴隶,可想而知,这个伤亡率会有多高。

儒家其实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迂腐,其中有一点是后世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儒家从来不会把蛮夷当成人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