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5章册立太子(2/3)

作者:tx程志
的脸瞬间就冷了下来,他反感宦官这是公开的秘密,尤义一直非常本分,这让冉明非常放心,可是今天尤义却触及了冉明的底线,宦官干政,这可是取乱之道。

“事情是这样的”尤义在那迟疑了好一会,才说道:“陛下,胶东,就是当初陛下潜邸的地方;那里因为展得比较早,因此工厂林立,但是这也因此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不是一定影响,而是很大。”冉明沉吟着说道。

的确,当初为了扩张势力,自己大力展各种工业,而这势必也会对当地环境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困扰。而现在,问题果然已经出来了。难道是污染了环境?要知道在工业革命时期,伦敦可是世界是有名的雾都。尤义道:“在不其以西的农村,这样的问题的确很大。机器彻夜工作,吵得当地百姓很难入睡。”

“找重点地说,找重点地说!”冉明略有一些不耐烦,连声说道。

“是,早在半年前胶东郡黄县有一个煤矿发生塌方事故,一百多名矿工被埋在了矿井内!”尤义道:“当时黄县煤矿最大的股东龙家做出了赔偿,每一个死难旷工赔偿三万钱。”

“好大方啊,一条人命,居然只值三万钱。”冉明道:“这才是一个奴隶的价格,死难者有汉家百姓?半年多了,这事朕为何没有听说过?”

尤义道:“其中有二十七人是我大魏黄县百姓,这是问题所在,这个煤矿是当初陛下发现的,虽然是龙文在具体管理,可是陛下才是最大的股东,陛下在那里还有三成的股份,而黄县政府也拥有三成股份,而龙文手中只有一成半的股份。”

冉明顿时怒了,其实不用尤义说,冉明也可以猜测的到。因为这个煤矿有冉明的私产,所以当地官府肯定选择传统的官场哲学,进行后捂盖子,死难家属不仅拿不到赔偿,也绝对不敢告状,就算告状恐怕也没有人敢接这个状子。

不仅当地官府捂盖子,就连皇家特卫、监察部。都察院、御史台、大理寺所有的执法机构不是选择装聋作哑,就是无视。冉明这时才感觉后怕,他名下的产业非常多,虽然冉明在各个场所向内阁和大魏全国臣民承诺,魏国冉氏皇族不需要国家供养,可是这比让国家供养更加恶劣。一旦开了个头,那下面还不无法无天?

魏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如果说十年前三万钱还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如今几乎任何一个熟练工匠每年吃喝除外,都可以轻松挣到三万钱。一名奴隶的价格,如今三万钱都很难买到了。

由于煤矿赔偿金太少,矿难遇害家属自然不依,后来有一个安姓遇难家属举家上访,被黄县县令派几个衙役捉了回去,不过却逃掉了一个幼子名叫安言庆,这名安姓幼子今年才十一岁,是黄县县学里的学生。黄县且学的教谕非常同情安言庆一家的遭遇。他一边把安言庆私藏在家中,一边收集矿难证据,结果一个月前不知道消息怎么泄露了,这个黄县县学教谕和安言庆当场被捉走,并且被黄县县令定为谋逆之罪。黄县教谕是中常侍尤义的同乡,所以这事就传到了冉明耳朵里。

听到这里冉明已经脸色铁青了:“真是无法无天了,朕早已三令五审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现在黄县出了矿难,不仅不妥善善后处理,安置遇难家属,居然还把遇难家属定为谋反罪?小小的黄县县令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

“宰相门下七品官,说到底那个煤矿有陛下的三成份了,所以!”尤义轻声的叹了口气道:“别说黄县县令、就连胶东郡(冉明登基后,废胶东国,改胶东郡)太守,哪怕是青州刺史部都不敢揭这个盖子!”

“是啊,那个煤矿有朕的股份,所以这个煤矿的管理自觉高上一等。”冉明沉默了下来,自古以来,法家最崇高的理念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然而这个理念就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从来没有实现过。哪怕后世,法律仍然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

如果不是这个煤矿有冉明的股份,冉明相信,黄县县令非但不会帮助煤矿舞弊,还会对其进行严厉处置,但是因为有了冉明这个皇家外衣的保护,在官场中人,无一退避三舍。

从世界范围里,汉人是最好管理和忽悠的,只要给口饭给片瓦。基本一辈子不会反。但不要触碰他们的底线,即不要砸他们的锅。不要揭他们的瓦,一旦触碰到了底线。在生存底线遭受挑战时,会迸出可怕的战斗力,会以伤害自己及对手的方式解决问题。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黄县煤矿如果只是个例,并不可怕,如果行成了普遍现象,那个危机将是致命的。古代四民中,士农工商,工匠的势力最弱,因为古代中国就是一个农业社会,而工人阶级是一个非常微弱的群体。随着冉明振兴商业,魏国的工人阶级也在快速扩大,如今工商业税后,已经贡献了魏国税收的九成以上,而魏国工人也从最初的几十万人,增加了到六七百万人几乎达到了魏国过半青壮人口的比例。

冉明作为后世之人,非常清楚工人阶级的能量,一旦他们爆发出来,比农民造反能量更大,因为工人有组织,有协调,还有较强的纪律约束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