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49章最后一场考试(2/3)

作者:tx程志
。”

虽然冉明明着说是在放假,其实对皇上来说,这也是对皇子的一种教育,一来在数千里行程可以锻炼身体,顺便熟悉外面的情况、避免不接地气的情况;另一方面来说,皇子也可以和他的那些侍从们加深关系。

不过,冉明让两个皇子出行,并没有打着皇子的旗号,而是以化妆微服出行,所以则可以更好的发现问题,只要发现问题,就看他们二人的处置手段了,只要符合冉明的心意,就是最理想的东宫之主,否则就要成为臣属了。

谢道韫听说冉明又让冉昀和冉昐外出巡游,心中甚是不乐意:“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子难道臣妾不能教吗?”

“教?”冉明不由得嗤笑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男子汉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磨砺出来的,身在宫闺长于妇人之手,整天被一大帮宫娥宦官围着、护着怎么去磨练?”

谢道韫悠悠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这是咱们冉家的祖制,不得违背。”冉明道:“元皇帝以下,冉氏历代子孙皆自幼从文习武,以小卒身份磨砺军伍,高祖烈武皇帝十二岁丧父,继承冉氏乞活军,率领军队南征北战,方才磨砺出坚韧不拔的性格。太祖武皇帝,同样十二岁丧父,双肩亦担起振兴家祖的重任。朕虽不才,也十二岁磨砺军伍,我冉氏一门数代坚韧,才有今日之江山社稷。”

冉明看着谢道韫心中不忍,暗自垂泪,就劝慰道:“你啊,就是把昀儿、昐儿他们看得太重了,你们所有人都把他们看得太重了,因为看得太重,便怕他们出意外,怕他们有危险,更不敢给他们苦头吃,这样其实非常不好,温室里的花朵,注定无法承受暴雨的摧残,所以,他们要成长,这是必然之路,也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谢道韫擦干眼泪,微微顿首道:“这些道理,臣妾不得不懂,只是割舍不下。”

“其实这一路出行,虽然有数千里之遥,不过却不用担心!”冉明道:“我们这一代,还有匹马纵横、千里远征的机会,到了昐儿、昀儿他们这一代,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他们只能巡游,如今大魏虽然不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是绝非十数年前乱象丛生。昀儿和昐儿,他们巡游,苦头多少会吃点,安全问题倒不至于出现。”

皇长子冉昀在一队精练御林军骑兵的护卫下,出了邺城过黄河,经济阴过梁郡,进入淮地。在江淮地区,自从五胡乱华以来,这里汉胡犬牙交错,战乱不休,民生和基础设施破坏非常大。不过,由于魏国自从统一以后,再也没有发生战乱,而且这里也不再是汉胡交界前沿,虽然不时的看到因战乱毁坏的断壁残垣,然而,却处处散发着勃勃生机。惜日白骨成堆、赤地千里,却成了记忆。

虽然大地渐寒,然而淮地作为南北中转之地,反而因为农忙结束,人力充足,倒出现繁忙的景象。虽然这里不比邺城腹地,却也逞现了一种盛世繁华的景象。淮地是魏国南北铁路交通的枢纽,所以这里的铁路施工仍紧张不已。

过了相山,冉昀感觉自己身边百骑护卫太过显眼,尽管御林军骑兵穿了便装,可是他们行伍气息太过明显,几乎与普通格格不入。冉昀感觉这些地方官在看到自己之后,就知道是京师高官子弟、百般奉承。所以就让护卫脱离近身防护。这样以来,冉昀身边只剩下寥寥数骑。

进入汝阴境内,冉昀就遇到了一个上来搭讪的书生“兄台这是要去哪里?”

冉昀道:“在下读得闷了,便四处走走。出了邺城一路往南,循着阡陌,贪看这一片又一片的新田亩,竟然走到这里!”

那书生点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才不会成为书呆子。”

“想必兄台也是如此?”冉昀笑道。

“这是自然!”书生道:“在下伊尹,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冉昀听了这话,顿时感觉好笑,尹就是古代时期的掌印官的意思,想来这伊尹的父亲也是一个官迷,想让儿子将来成为官员。所以才会取这个名字。冉昀刚刚想自报家门,突然想到冉明的嘱咐,就改口道:“在下姓谢名昀。”

“兄台是陈郡谢氏吗?”伊尹态度变得恭敬起来。

冉昀淡淡的道:“王谢子弟又如何?庶族寒门又如何?今上废九品中正制,开科取士、量才适用,门阀和庶族有区别吗?”

伊尹感觉冉昀甚是无礼,心中甚为不忿,他见冉昀衣着不俗,而且顺从彪悍雄壮,显然家资不菲,不过见其言行,想来不会是陈郡谢氏或敦煌谢氏。虽然陈郡谢氏如今风光无限,可是自从敦煌谢氏出了一个谢艾,历任凉、魏两国四朝长盛不衰,如今也算二流士族了。伊尹在心中暗道:“此人非是谢氏子弟,又没有西北凉地口音,想来既非二谢,定是下等士族,弄不好就是满身铜臭的商贾子弟。”

不过,伊尹此时囊中羞涩,路上跟着冉见冉昀不凡,就想搭一个顺风车,昀蹭吃蹭喝,所以心中的不快就一扫而去,而是道:“谢兄这是要去建康吗?”

“不是,而是去广州!”冉昀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