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8章大国争锋实力至上(2/3)

作者:tx程志

阴谋诡计,只是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都是徒劳无功的。冉明不是没有发觉李弘(这是史实,并非程志杜撰。李弘确实造反,之后,李弘成为依靠道教的反朝廷起事军,首领常用的名字,就像佛教自称弥勒佛一样。)而是养恶。等他们发动,就可以一网打尽,既可以解决蜀中不安全因素,同样也可以移民实边。

其实冉明最重要的打算,就是移民实边。相对安西的苦寒,其实中南半岛,如今的环境也不怎么样。夷州如今还是瘴气横生,更别提更南方的中南半岛了,几乎大部分地区都是原始热带雨林,气候恶劣,生存环境极差。可是如果不移民进入,魏国永远别想彻底统治中南半岛。

所以,李弘的叛乱,这让冉明看到了移民中南半岛的希望。谋逆大罪,任何朝代处理都非常重,冉明不诛连,不杀得血流成河就已经是难得的仁慈了,丢到中南半岛去垦荒,也算是这些贼心不死的阴谋家,最后的剩余价值。

冉明叹了口气道:“朕早就说过,朕要以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你且回去,听候发落!”

海伦娜非常纠结,她苦恼了几乎两天一夜,最终决定还是在征得谢道韫同意之后,与接见罗马使团。

事实上海伦娜接见罗马使团或不接见罗马使团,结果都是一样的。内阁经过三天的闭门会议,经过协商,取得了初步意见。既大规模向罗马帝国销售军事装备和各种商品,有限度的进行武装支援。对于萨珊帝国使团,采取虚与委蛇,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交恶。

内阁定下谈判的底线,下面自然有鸿胪寺负责,礼部、参谋部进行配合。

魏国即将进行武器装备的换代,特别是铠甲和兵刃,即将大量淘汰。然而,魏国生产的甲胄实在是太多了,根据永兴三年到黄帝纪元这不到十几年的时间内,魏国总共生产了一百八十三万五千余套明光铠甲,马公弩机一百五十五万余具,横刀一百三十万柄,长枪、戈、矛盾牌,都是数以百万计。虽然经过十数年的大战消耗,魏国各地共有存甲胄五十余万套,横刀四十余万柄,长枪、戈、矛盾牌、弩机都是数十万计,这些即将被历史车轮无情淘汰的军事装备,非但不成为魏国的助力,反而有可能成为魏国极大的负担。

毕竟钢铁最难的就是容易氧化,如果要想避免甲胄和兵刃的氧化,必须不定期进行涂抹油脂,进行维护保养。不仅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要占据大量的仓进行保存。所以,现在把这些已经用不到的军事装备和即将换装下来的装备出手,就是最理想的选择。

“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大魏帝国,执政长官阁下!”在经过反复磋商之后,魏国终于还是开启了与罗马帝国的正式谈判,魏国鸿胪寺卿常炜,礼部右侍郎寇松之,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陈勇以及十数员属官,参与了谈判。

“候爵阁下,您实在是太客气了。”狄奥多西看到魏国出动三个候爵参加谈判,他感觉受宠若惊。因为此时狄奥多西只不过拥有一个伯爵的爵位。作为使团正使狄奥多西道:“候爵阁下,您什么时候有空,可否也抵达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去看看呢?”

“会,会的!”常炜礼貌的笑道:“如果我们大魏帝国与罗马帝国正式结盟,我们的皇帝陛下有意组成一支庞大的外交使团,再赴罗马帝国。到时候是不是常某带队,那就要看皇帝陛下的意思了。”

“理解,理解!”狄奥多西点了点头,不再多说什么了。

当着罗马帝国使团代表的面,常炜做了一段即兴演讲,演讲的内容,只有一个。大魏帝国和罗马帝国是有着深厚友谊的两个国家。从历史角度,早在东汉和帝时期,罗罗马帝国属下的蒙奇兜讷(今译为马其顿)地区遣使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和帝进献礼物。汉和帝厚待两国使者,赐给两国国王代表最高荣誉的紫绶金印,表示了邦交上的极大诚意,这也是罗马帝国与中国通使交往的最早记载。从历史记载中可以发现,我们大魏帝国与罗马帝国有着将近三百年的深厚友谊。作为传统的友好的两国,在我们朋友罗马帝国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大魏帝国皇帝陛下在得知罗马帝国深受萨珊帝国战争威胁,罗马帝国物资匮乏。我们的皇帝陛下表示,将向罗马帝国无偿捐献一批物资,以供罗马帝国渡过难关。这批物资包括帐篷三千帐,大米五千石,瓷器五千件,罐头一万罐,还有伤药一千斤。

常炜在演讲中指出,大魏帝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大魏反对战争,支援罗马帝国独立自主的神圣事业,反对任何形式的野蛮侵略战争,帝国会尽最大的努力将罗马帝国从萨珊帝国的压迫中解救出来。

通过翻译狄奥多西等罗马帝国使团代表们都非常兴奋,他们热烈的为常炜的演讲鼓掌,所有的罗马人都是兴高采烈的。和之前的道听途说不同,这一次他们可是实实在在的从帝国皇帝的大臣口中听到了这个消息,这无疑让他们感到真正的放心了。无论是在魏国的罗马人,还是罗马使团代表,对魏国的无私援助慷慨解囊和大度非常赞赏,为此罗马人反复热情的高呼大魏帝国皇陛下万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