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5章飞来横祸天降暴雪(2/4)

作者:tx程志
给褚蒜子制造麻烦,远比消灭他,得到的更多。

董润也不敢大意,只派出了两千骑兵出城,悄悄的跟着西府军。而且与西府军后卫部队相隔三十里。桓温所部走得快,魏军骑兵也快,他们走得慢,魏军骑兵同样也慢。

两天后,桓温抵达陆浑关。突然问起了魏军洛阳城的动静,结果斥候汇报魏军并无异动。

桓温心里忐忑起来。一路慢慢的走,又走了三天。抵达南召。

“魏军有何异动!”

结果很沮丧,还是那几个字,“并无异动。”

“再探再报!”桓温道:“看来魏军不会中计了!”

当桓温的主力抵达宛城时,斥候终于带来了消息“魏军动了!”

桓温大喜,哪怕到了宛城,他还可以快速回去“魏国有何动向?”

“魏军现在全城动员,不仅重新疏通护城河,而且还在大面积的修缮城墙。”

桓温很是无语,只得下令毛虎生和周楚撤退。

当魏军斥候看到从地下冒出出来的西府军士卒,以及峡谷内钻出来的周楚所部。张温和董润吓出了冷汗。还好张温和董润是魏军宿将,他们的位职已经非常高,立再多的功勋,反而会引起冉闵的忌惮,不如藏拙,还能混一个大富贵。如果他们存了贪功冒险的心思,这肯定又是一场大败。

长江,两千余艘大小战舰从建康燕子矶渡头而过,千帆竞发,场面甚是宏大。慕容恪虽然没有攻破建康,却成功大破晋朝水军,俘虏甚重。并且成功抄了桓温的老底,拿下了西府军大青山大营。慕容恪不是汉将,他是慕容部人。也许是老毛病犯了,他不仅俘虏的两千余艘晋军大小船只,还将桓温的大青山大营搬了一个底掉,如果老鼠看了大青山大营,也会痛苦流泪。

桓温的西府军家底虽然厚实,却无法将两千余大船装满,慕容恪一看反正这船空着也是空着,与是,他又派兵将姑熟周围的百姓、富户,还有一些士绅,连家产和人口尽数俘虏一空。

为此,长水校尉还要慕容恪发现了激烈的冲突。

崔澄还嘴皮不错,可是慕容恪也不差。双方各执其词,又将封雷牵扯进来。作为乞活军出身的封雷,并没有感觉慕容恪做得又什么不对,毕竟乞活军的作战方针,其实就四个字“就食与敌!”

这和后来的以战养战并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作为儒士,清河崔氏出身的崔澄所受的儒家仁义思想产生的巨大的冲突。横海远征军三将,两比一,崔澄无夺。在冉明抵达旗舰后,就向冉明弹劾慕容恪的暴行。

崔澄的口才甚是了解,既是引章据典,又是隐含嘲讽,就差指着慕容恪的脑袋大骂了,反正把慕容恪说得地上绝无,天上少有的残暴之人。

如果是冉明刚刚重生那回,他现在肯定就上当了。一般而言,这种说法和冉明的思想很是对路,毕竟目的就是削弱敌人,难不成还跟敌人讲仁义。不过理虽然是这个理,但是可以做,闷声做,但是不能说出来。

只要冉明说,这个做法我同意。一顶残暴不仁的大帽子就扣在了冉明的头上。如果说反对?这个掠劫敌人的财物,以资自己,这是魏国以前对燕国战事中最明显的措施。而且采取的军士,肯定人人都多少沾光,一旦冉明反对,那就会得罪这些军士。毕竟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冉明想了想道:“明不过一介皇子,手上无职无权,岂能过问军国大事?慕容将军乃陛下御赐从三品横海将军,若要处置他,非陛下莫属。”

封雷一听,差点笑了。冉明无权处置慕容恪,这绝对是一个笑话。慕容恪位置再如何高贵,不过是一个降将,别说是冉明,就是封雷也可以用意图不轨这个罪名处置他。这么多魏军士卒,慕容恪还能反了天。

崔澄哑然。

江水滔滔,凉风习习。慕容恪望着江水,怔怔的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冉明看着慕容恪双鬓角出现了白发,脸上也布满沧桑。

“慕容将军好雅致啊!”冉明走上去笑道。

慕容恪回头,发现正是冉明,毕恭毕敬的道:“末将参见胶东王!”

对于冉明,慕容恪的感觉是复杂的。如果没有冉明,魏国和燕国,谁胜谁负,肯定难说。但是作为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慕容恪反而比汉人更有服输认命的勇气。在魏国能让慕容恪折报的人不多,别看董润是大将军,张温是骠骑将军,可是这两人从来不放在慕容恪眼中。

在魏军让慕容恪折服的,首先当数冉闵。冉闵几乎是赤手空拳,打出这么一片江山。人中豪杰,其次就是冉明了。兵者的三种境界,上兵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伐城。冉明早已脱离伐交的境界,进入伐谋境地。虽然在相同的兵力和资源下,论骑战慕容恪不惧怕冉明,然而,冉明的年龄却是他的最大优势,假以时日,冉明的成长还有很大的空间。

冉明和冉闵不同,冉闵的思想还很保守。当初魏统挟兖州投降晋朝,冉闵如果当机立断,直接派出兵击杀魏统,三十万魏军也不会不战自乱。什么是仁义,拳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