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9章弱国无外交(2/3)

作者:tx程志
率非常高。奴隶的市场紧俏,这也让奴隶贸易非常兴盛。许多远洋贸易的货船,都承担运载奴隶的任务。

冉明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暂编八个步兵营,成员基本上都是北方,也大都不习水性,远征笈多帝国,我们的士卒可以不会水性,但是不能晕船这是必须的,现在各部必须进行最后为期半个月的适应性训练,在五月十日,我们就要扬帆出征。在这期间,本将军希望诸位抓紧时间训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四万多人紧张的训练自然无法做到销声匿迹,不可避免的,让人发现了魏国的异动。最先发现魏国异动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晋朝的蜀王桓温。桓温其实相较于司马聃自给力更强一些,毕竟冉明挖的就是司马聃的墙角,让晋朝在将作制造方面,元气大伤。桓温的武器装备,基本上可以满足消耗了。

可是司马聃把岭南的收益,大部分向魏国购买装备,而且这些装备比桓温自己打造的要好得太多了,为了在司马聃面前不处于装备上的劣势,桓温只能咬牙,与司马聃展开军备竞赛。不过,桓温和司马聃采购的侧重点不同,桓温只需要魏国的科技,像弩机只要买到原件,桓温麾下的将作坊,基本上就能仿造出来。

桓温原本打算就是花最少的钱购买魏国的新式技术,可是在冉明这个后世人面前,桓温的伎俩肯定无法瞒过冉明。冉明给桓温的意见是,要买可以。弩机至少一万具起步,少了不卖。明光铠甲同样是一万副起售,不买拉倒。桓温无奈只好购买新式装备,从马公弩到八牛弩,以及重型投石机,桓温都采买了。

但是像晋朝采取的矛、盾以及箭矢这样低技术含量的物资,桓温是一点儿也没有买。不过桓温在购买战马方面,比司马聃大方多了,桓温可是一口气购买了十万匹战马,百岔铁蹄马。产于内蒙古昭乌达盟的百岔沟,产地多山,马匹善走山路,步伐敏捷,蹄质坚硬,有“铁蹄”之称。这种马非常适合在蜀中多山地区行进,是桓温最喜欢的马种。不过,这十万匹战马,可是让桓温吞血了,几乎过半的收入,成了魏国的财富。

不过这十万匹战马,肯定不能一下子交易了,而是采取多批次的交易,每次三五千匹。

负责给桓温采购的是桓温的弟弟桓冲,他在洛阳他购买了一个宅院,长期驻在洛阳。有一次一个与桓冲交易的商人,酒后无意说了一句罐头涨价了。他原本还想买点罐头水果,谁知道居然涨价三成多。

罐头这种东西,其实也是一个新鲜劲,新鲜劲一过,也没有什么可以稀罕的,特别是罐头可没有什么技术啊,魏国的罐头生产技术,还是第一代技术。就是陶罐放在水里煮,再塞上软木塞子,用石腊封死。现在罐头的利润低得多了。

有道是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桓冲并没有放过这个细节问题。桓冲派出人一查,顿时发现了罐头涨价是真的,洛阳几乎买不到新鲜的罐头了。

桓冲也知道罐头最大规模的应用还是用来远洋,超长时期保质的罐头可以给海员补充人体必须的养份。桓冲不敢大意,他大撒金钱,自然得到了他想要的消息。

魏国有大动作的消息,很快被桓冲传递给了桓温。

桓温得到桓冲传来的消息顿时大惊。

可是郗超却劝道:“王上不必担忧,魏国此番动作,绝非对付我们蜀国!”

“哦!”桓温道:“晋国最近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啊,难道魏国不安份了?”

“这就是不超知道的了!”郗超道:“魏国出兵总兵力将近十万,这些军队打败晋军不难,可是要想攻克建康,难度就大多了!”

桓温点点头,他向记事参军孙盛问道:“安国,汉中、南阳魏军有没有异动!”

孙盛道:“没有,我们在南阳、洛阳、关中、长安等地都安排了细作,如果大规模增兵,魏军肯定不能无声无息,至少也会有些异常现象。”

桓温道:“那也不得大意,命令邓遐入剑门,都督益州军事。周抚入襄阳,都督荆州军事。北线所有军队全面加强防备!”

桓温还算沉着冷静,当司马聃得到魏国异动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魏国准备拿他开刀了。冉明麾下的军队进行适应性训练,就是告诉别人他们准备从水路进攻。在这个时候,桓温还在晋国之西,如果想攻打益州,陆路是唯一的选择。

不仅是司马聃方寸大乱,就连褚蒜子也失神了。她喃喃的道:“天要亡我大晋不成?”

要在陆皇后倒是一个有见识的女子,她道:“即然不明魏国的意图,陛下何不遣使去问一下?魏国也是大国,自然不会不宣而战!”

司马聃一边又命王坦之为使,快速北上,去探魏国的口风。与此同时,武陵王司马晞加特进,大将军,都督建康五城兵马。

整个晋朝在这个时候开始鸡飞狗跳了,特别是以南北士族门阀为首岭南开拓团,他们赶紧领着岭南开拓团回师建康,入建康勤王。冉明这一举行,也是间接求了苦逼的岭南诸越土著一命。

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陆征祥有一句名言:“弱国无公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