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20章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3)

作者:tx程志
着魏国的四个大佬。许久的沉默之后,冉明用有点散漫的语气道:“朕虽然下令撤退,其实并非怕邺城有什么闪失。事实上,若非朕想看看魏国到底有多少人,到底是谁敢对朕阳奉阴违。如今这场游戏也玩得差不多了,该跳出来的人都跳出来了,那些没有跳出来的人,无论因为对朕的恐惧也好、敬畏也罢,这都不重要,关键是他们让朕看到了他们的态度。我们汉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内斗,他们不该在这个时候过分的挑衅朕的尊严,至少在统一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他们惹怒的不光是朕,还是那些浴血疆场的将士。”

“陛下,魏国的臣属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堪。除了极个别拥有狼心狗肺的人之外,其他大臣都坚持着他们自己的职守,他们在维持地方治安,维持着地方政务运转,在为您履行法律之上的权力,以及稳定国家生产方面,都在尽职尽责。”王简说道:“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为,向陛下表现自己忠诚,来为您——我的陛下效力。”

“朕不喜欢杀人,特别是杀戮汉人,我们自己的同袍亲族。”冉明道:“可是在有些时候,有些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严纲常。”

“魏国军人不得干涉政治,更不能参与政治斗争。这是朕上台之后的既定方针!是不能动摇的!”冉明皱着眉头盯着籍罴强调道:“可是,有些人脑袋居然进水了,他们居然还想依靠政治投机获得高位,这是公然对朕的挑衅,朕想你应该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

籍罴心中此时非常苦涩,可是没有办法,有些时候他是身不由已的。籍罴可以保证自己对冉氏的忠诚,可惜他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安北军这个庞大的集团。代表了安北军十数万步骑精锐。尽管籍罴不会背叛,可是那些安北军将领和利益获得者不满足他们坚守北国边疆,他们想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权力。

就像那个陈桥的赵匡胤一样,他掌握着当时后周最大的野战军事力量,那些将领想获得更大的权力和更大的利益,他们不甘心听从一个娃娃皇帝的指挥。所以发动了陈桥兵变,把赵匡胤推到了权力的巅峰。当然,以冉闵嫡系力量组成的安北军集团是不可能背叛冉氏的,他们比赵匡胤的部曲多了一些操守,至少不愿意把冉氏拉下皇位。只是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以鼓动冉裕上位,获得他们想要的权力。

冉明缓缓的道:“朕早就说过,你们谁跟不上朕的步伐,注定要被朕无情的抛弃。这不是朕无情,而是大势如此。想当年晋武帝司马炎建立晋国,晋军也非像如今这么不堪大用。他们也有着光辉的历史,建立非凡的业绩。二十余万晋军南下灭吴,他们仅用了三个月就灭掉了吴国?这样的晋军会是不堪一击的吗?太康三年(公元三八二年)鲜卑慕容涉归起兵反晋,时任晋国安北将军严询,率领步骑四万余人马,并在昌黎大败鲜卑,杀伤数万人,于是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这样的晋军战斗力差吗?”

四人皆良久无语,事实上谁都清楚。晋国的灭亡并非胡人势力太强,而是晋国的藩王皆统帅自己的部曲参与权力争夺。这场战争打了十六年,晋军能打仗的强军,基本上都被内战耗掉了。到了最后司马越率领晋朝最后的十万军队,在项城被石勒两万骑兵围杀殆尽。在晋军强盛的时候,别说石勒不敢反晋,就连刘聪他爹刘渊、刘渊他爹刘豹都得乖乖去洛阳为质子。

冉明语重心长的道:“政治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朕并不是杜绝斗争。如果没有斗争,朕如何能得知这些皇子哪一个可堪重任?因为斗争,才能激发积极向上的奋斗。只是斗争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就是军队不得参与。如果晋朝那些王爷不发动战争,只用政治手段争夺皇位,用自己的能力去表现自己的施政方针,这样以来,晋朝还会衰弱吗?答案是肯定的,这样肯定不会。如果采取这种方式,晋朝就会在内部斗争中产生最优秀的皇帝,带领着晋国走向繁荣富强。当然也不会有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白骨成堆的惨剧了。”

籍罴道:“陛下,臣定会尽力去说服他们,请陛下相信,安北军还是忠于您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你不再忠于朕,那么你也就没有机会走进朕的三丈之内。”冉明看着冉闵昔日一手提拔起来,现在已经成为魏国军队魁首的这个男人,开口说道:“记住,别人再有影响力,那也是你的手下,朕却是你的主人!明白了么?”

“是,陛下,臣知道怎么做了!”籍罴道。

冉明道:“有道是法理不外乎人情,参与叛乱的军队,有些可能是因为是出于军人遵守命令的习惯。但是朕却不这样想,军人服从命令是没错的,但是不能服从明显错误的命令,投敌、发动内战,这都是不可原谅的。朕不想杀太多的人,把这些参与叛乱的军官处理掉,军候以下准其拨乱反正。但是军候以上,无论是不是反正,必须接受国法严惩。至于那些军队,全部开赴南洋,朕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