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万元户大会(一)
李文和蒯大林从蒯军这里借了钱后,就开开心心地回去了,尽管两个人从蒯军这里借到的钱离承包鱼塘需要的资金还差的不是太少,但他们也感到很心满意足了。这样他们就看到了希望,另外一部分资金再想想办法也是可以解决的。他们只有有信心,再想办法搞到一部分资金,再跟蒯军学学养殖的技术。他们很快也能靠养殖业发家致富了,他们心里确实感到高兴,仿佛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像蒯军那样富有的养殖大户了。
蒯军不是不想借太多的钱给李文和蒯大林,不是他太小气,而是与他借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后有可能还会有人与他借钱的,他不能把钱只借给少数的几个人,他要将钱借给许多人,要照顾到大家,也只能细水长流了。否则只照顾了少数的一部分人,而大多数的人都照顾不到,这样就一点都不好了。能照顾到多数的人,即使来借钱的人借不到需要的所有资金,会差一部分的钱,但他们总比借不到的强多了,剩下的不足的资金,他们也好想想其它的办法去解决和克服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帮助到大家,带着大多数的村民一起走向致富路,一起奔上小康。
王国文之前大力提倡村民们,承包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河和水沟以及鱼塘等等,进行各种各样的养殖业,走发家致富的道路。刚开始看到村民们胆子小,不敢积极参与,就鼓励一部分人先搞养殖业先富起来,再带领其他的人跟着一起富裕起来。现在已经看出显著的效果了,从蒯军这里最能看出来。
蒯军刚开始也有点不敢承包村里大面积的河和鱼塘的,后来在王国文书记的耐心开导和劝说下,最终蒯军也很爽快地答应了。现在蒯军承包的河和鱼塘,每个季节都出产不少的鱼,鱼的品种也挺多的,诸如:鲢鱼、鲤鱼、鲫鱼、鳊鱼……这些鱼都很受村民们的青睐,鱼从鱼塘里一捞上来,就被本镇的鱼贩子一买而空。有时还不够呢,这些鱼都是那么的抢手。
蒯军也照顾到了本村村民吃鱼的方便,每天都有一个小工帮着他老婆,有小木船在大河里由东向西,或由西向东在河水里捞鱼,现捞现卖,卖给兴旺村的村民吃。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服务很是周到。这样兴旺的村民只要想吃鱼,每天都能吃上各种各样新鲜的活鱼。就是附近的村庄,也会有人到兴旺村来买鱼,他们也图个新鲜和好吃。
在王国文书记的倡导下,先有本小组的蒯军开始然后再逐渐向其它小组,向村里所有的小组慢慢地发展,现在才一步步壮大的。眼看着蒯军马上就要成为兴旺村的第一个万元户了,就已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万元户了,也是镇里仅有的几个万元户之一。只是蒯军比较谦虚,有时不肯承认罢了,现在镇里要评选万元户了,他也就不再谦虚,应了大伙和村干部的要求,积极参加了万元户的评选,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评选上了。蒯军很是开心,王国文也是非常开心,这对于他这个做书记的领导来说,更是脸上很有光呀!
据说这个时候流经镇里还没有冒出几个合格、标准的万元户呢,也才刚刚有这个迹象,真正名符其实的也就三、四个人,有两个人还是勉勉强强的凑了个数字,以他们为榜样来鼓励、激励大家吧!不管怎么说蒯军是非常名符其实的万元户,而起在万元户的名次中还排在第一。那个时候的万元户可不得了,算是一个“大财主”了,在村民们的眼中,他们是很有钱很富有的,他们是代表富裕,是有钱人的象征。
又过了一段时间,蒯军成为万元户在流经镇的万元户中排名第一,已是家喻户晓。已被村里又一次上报到了镇里,过几天镇里就要为这些万元户开表彰大会了,蒯军已成为镇里的焦点人物了,引起了许许多多人的关注,蒯军也因此很是出名。
当时万元户的名气是很了得的,尤其像蒯军这样的万元户,更是了不得,带给大家的震动是巨大的,蒯军这个万元户的榜样,也给大家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大家有了蒯军这样的好榜干劲就更足了,人人,个个都争着抢着像万元户蒯军学习,也向其他的万元户学习。其他的一个个的千元户几千元户也很快地就冒了出来,大家一个看一个,一个比一个,良性地竞争了起来,越竞争越激烈越竞争越厉害,富裕的也就更快,人们慢慢地向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子一晃又几天下来了,今天就是集镇召开万元户表彰大会的日子,蒯军和几个村干部,以及每个生产组的小组长,还有各家各户都要派一个代表去集镇上去开万元户的表彰大会。
一早蒯军就骑着用自己承包鱼塘赚来的钱买的,第一辆崭新的永久名牌自行车,高高兴兴地与村里本组的几个有自行车的人,一起用车子带着没有车子的人去集镇开万元户表彰大会了。
等蒯军他们到了流经镇大礼堂里时,里面的座位上也已经坐了一部分的人,前面还有不少座位都是空着的。蒯军他们一行人就坐到了前几排,他们在轻轻地交谈着,尽量不干扰到身边其他的人。交谈了一阵,他们又都沉默下来,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镇上的领导和其他村民们以及其他村庄的万元户的到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