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继续恶化
赵期昌的信很重要,戚继光也不敢流传出去,这涉及到的是捕倭军内部事后分赃。 他可以给捕倭军内部掌事人看,不敢给于学看,尽管于学看起来很关心赵期昌所部安危。>
这份信戚继光递给赵鼎明,赵鼎明看完后骂道:“胡闹!”>
信中意思很明确,浑水摸鱼的登莱各卫遭到迎头痛击,必定纷纷撤离是非之地。而王道成威严大损,已不受军中将士信任,这个人已经无法驱使各路杂军当炮灰。现在整个登莱地区,唯有登州卫捕倭军敢战。>
这就是机会,只要按兵不动,自有人上门挨宰,狠狠勒索一笔好处费,再出兵不迟。>
赵鼎明看来赵期昌为了捞钱简直疯了,捕倭军上下那么多人,赵家按照比例、军功分,也就拿个两三成而已,犯得着如此冒险?>
毕竟,在前线是赵期昌、王泽,不是捕倭军各家,没道理自家人冒险,到时候所有人一起坐下吃肉!>
于学要看信,伸手过去田启业只是对他摇摇头,转手递还给赵鼎明,又回到戚继光手中,戚继光道:“赵副千户所言,虽有风险,可对卫里而言若做的好,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着看向赵鼎明,赵鼎明不答话,田启业脸色严肃:“事情的确大有可为,可放着三郎不管,终归不是个事儿。”>
于学皱眉,干脆嚯的站起拱手:“捕倭军的事情,与我于家没甚关联。但于二欠赵家兄弟一条命,不若明日于二率本部弟兄押送一批粮草增援赵家兄弟。”>
戚继光右手搭在桌案上指尖交替弹着,他与所有人的压力是一样的,北曲山贼本就战绩辉煌,更是一口气打崩官军六千之众,如此威势摆在面前,如何抉择是非常考虑勇气的一件事情。>
搁在往常,这种难啃的对象只要不去攻打县城为恶太甚,基本上官军就默认这伙人存在。如果机会合适,不得还会招安引为袍泽友军。>
可这伙人得罪的人来头太大了,一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各卫被打崩撤军也是必然,中军标营那里不得还要因为指挥失利问题发生一些纠纷,可仗还是要打。哪怕中军标营后撤,还是要打。>
数遍山东,战兵营都被何鳌得罪一空,指望他们出力别这些人原因,何鳌也丢不下这个脸发军令。而登莱地区,此时只有卫里捕倭军还有元气再战。>
闭着眼睛,戚继光不断衡量,再三确定自己的判断,认定捕倭军如果退缩,何鳌、盐商会用各种法子逼迫捕倭军一战。>
那事情最终还要落在捕倭军头上,躲不掉的……>
缓缓睁眼,戚继光道:“如田千户所言,的确不能坐看赵副千户孤军苦撑。既然于副千户请战,士气可用,这增援先锋的差事,就交给于副千户了。”>
于学重重抱拳,低头昂声:“掌印安心,下官必与赵家兄弟同进同退!”>
戚继光点头,看向赵鼎明:“所需运载物资多少,赵镇抚拿个章程出来。明日一早,便出军吧。”>
一夜无事,第二日一早大军惨败的消息传到历城,正刷牙的何鳌气的跺脚,一把将软玉牙刷摔成两截。>
而北曲山这边,形势继续变化。>
一早在帐中练剑的赵期昌被庆童呼喊,他出来时就见北曲山南坡,一支百余人队伍牵着马匹缓缓上山。>
庆童指着:“家主,今日一早天没亮时,城那边差点又打起来。正上山的是蒙山环眼豹子刘可,这人带着人马从后袭杀金山左卫,杀十几人惊退各部,剁下首级扬长而去,是要做那拜山投名状之用!”>
赵期昌看着渐渐登上山顶的刘可部马贼,咧嘴,稍稍诧异:“县城那边好歹四五千人,就让这刘可杀人后,这么走了?”>
他咬字极重,几千人聚在一起,还让人家冲过来把人给杀了?还将死者脑袋给割了?>
庆童也一脸无奈:“听中军信使的话,就是这样。各卫又将中军给堵了,昨夜又有几十名伤员不治,这帮人天没亮就鼓噪齐拥而上,险些冲破中军营垒。”>
着庆童咬咬下嘴唇,似乎很犹豫的:“家主,刘豹子从背后袭杀,杀了十几个……据,各卫人马争路逃跑时相互践踏,死了足足几十个人。”>
察觉庆童话里味道不对,赵期昌扭头望过去:“你是咋想的?”>
庆童左右看一眼,低声道:“营里弟兄都在贼军厉害,眼前有刘豹子带人拜山依附,不得明日又有人按捺不住带人上山。眼看着各卫要走,而贼军日益强盛,恐怕这仗打不得了。”>
赵期昌皱眉:“你们想错了,其实北曲山上的贼人越多越好。”>
庆童抬手轻轻拍一下脸颊,摇摇头急着:“家主,不是的怯战,而是营中弟兄们有了想法。”>
“不怪你,咱的是实话,真的希望北曲山上贼人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