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朝天,黄河北岸瓦岗的偏师已经推进到紧邻的汲郡,河内郡的郡府主官也必然是有所准备的开始在招募郡兵备战。
而令徐世业感到震惊的则是因为河内郡的现任主官。太守、郡丞的名姓徐世业听过也就一带而过的仅仅是留下了一个印象而已,但郡尉的出任者,却令徐世业不禁惊讶的大张着嘴半天合不上的在心里暗呼:终于又有名将出现了!
出任河内郡郡尉的乃是年近二十四、五岁的张公谨,这位在原历史‘李唐’‘凌烟阁’上供奉的二十四位功臣中、位列在第十八位的一代名将。
其实,按徐世业头脑中的记忆:
张公谨并非是如野史所言的乃是‘幽州罗艺麾下的旗牌官’,而是早就从军于东都洛阳。张公谨先仕王世充、后归降的‘李唐’,并为‘李唐’在对付突厥的外战中立下了无数的汗马功劳,去世时才年仅三十九岁。当时,闻报张公谨弃世的唐太宗李世民连续几天痛哭不止;由此亦可见李世民对张公谨的分外看重。
也许,张公谨不是过早的去世,刘世民临死前的军方托孤重臣会从徐世绩变成张公谨也说不定?而且,在‘凌烟阁’的排位上,张公谨的排位也要高出徐世绩数位。
其次则是徐世业还接到了一件令他感到奇怪的另一项军情禀报:进入河内郡境内不久,当先的司马长安所部,猛然间竟然一改之前宛若‘老牛拉破车’似的、慢到了极点的行军方式,反而是并没向后军通报,就自行做主的加快了进军的速度,现在与后军的距离已经拉大到了近百里,目前已经处于了孤军深入的不妙状态……。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