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十三章沙门禅宗
玄菟大营,李秀行看着大帐里的那群满面苦s的和尚,却是恨不得把这些秃驴通通给赶出去,不过这些秃驴虽然是被发配过来,可也是奉皇命前往草原传教,他不好擅自做主。
“行了,你们那破经,本校尉没功夫听,陛下仁德,没有株连你们,是让你们去传教,感化那些草原蛮子的。”李秀行打断了那个为首的老和尚,这个老秃子还真是够啰嗦的,难怪大都护会派兵赶着这些和尚送到他这里来。
“校尉既然不愿意听贫僧之言,老衲自当告退。”慧能看着满脸不耐烦的李秀行,却是一声佛号后,带着身边的弟子退出了军帐。
沙门自从前朝隋室倾覆后便逐渐式微,太祖皇帝开国之后,见佛寺田产众多,隐瞒人口,不缴赋税,更是刻意打压,虽然未有北周武宗灭佛时那般残酷,却也是叫沙门失了根本,从此一蹶不振。
直到修文年间,文皇帝为了巩固地位,却是扶持禅宗,才叫沙门再次有了些起s,慧能是禅宗六祖,在沙门中向来地位崇高,只不过壮年时为了壮大沙门,却是和平阳王有所来往,更是得了不少平阳王府的香火钱,却是从此落下把柄。
走出军帐外,慧能想到当日自己被挟持,几个弟子迫不得已,扮作行商前往洛阳,却是庆幸几个弟子尚未行事就被缇骑司给拿下,不然的话只怕他禅宗上下早已被帝**队满门屠戮,便连山门也难逃一炬。
“阿弥陀佛,此番劫数,也是我沙门的机缘,能否再次弘法,就全看此次草原之行了。”慧能看向身边几个年长的弟子,见他们面s灰颓,却是朗声道。
帝国本土,太祖皇帝当年崇道抑佛,道门壮大之后,却是抢去了不少沙门信众,再加上朝廷把持的各地城隍,沙门式微,前所未有,再加上儒门士子皆道佛祖乃是化外蛮夷,若信佛念佛,岂不是背宗弃祖,却是叫沙门成了无根之萍,任是舌灿莲hu,也难说动寻常百姓。
慧能一直有意重振沙门,禅宗之说却是和过往沙门之说大相径庭,不过帝国本土,厌佛弃佛之氛围已成,他过往所行,也只是徒做挣扎,如今天子皇命,驱逐沙门,让他率弟子前往塞外传教,感化胡人,却也是破了他的执念,未尝不是另一条弘扬佛法的道路。
听到慧能之语,他那几名弟子也都是脸上l出了些惭愧之s,禅宗讲悟性,他们能被慧能收为入室弟子,也自然都是聪慧之辈,岂会不明白这位师尊话中深意,只是远离中土,前往那莽莽草原,向那些天性凶顽的胡人宣讲佛法,他们也是心中无底。
佛祖讲众生平等,可他们却未必做得到,更何况知易行难,他们过去在山门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也比不上草原的苦寒。
看到几名弟子脸s,慧能忍不住叹了口气,佛法普渡众生,可是他却连这些弟子都渡不了,却是不由叫他有些心灰意冷。
“罢了罢了,听天命,尽人事,汝等散去吧。”慧能长声道,这时他自己心中都对一直以来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也许当今皇帝真是天命所归。
“师父。”几名弟子看到慧能面s苍白,脸上越发惭愧,俱是道,“弟子向佛之心不坚,今后必持法护法,不生贰意。”
“尔等不必勉强,但凭本心。”慧能看着几个弟子,却是轻叹道,人心难测,这些弟子平日里倒也是堪为大用,如今却是本性暴l,虽有悔悟,但终究是一时之语。
慧能没有再看几个弟子,却是一个人独然行于风雪中,这时自到了军帐口的李秀行却是不由对这个老和尚有些另眼相看,他虽不喜沙门教义,可这老和尚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却也是值得人敬佩,至于他那几个弟子吗,不过是金y其外的庸人罢了,耍耍嘴皮子还行。
“大人,那些和尚营中闹将了起来。”军帐外,一名军官却是匆匆而来,朝李秀行禀报道,大营里为那些和尚单独设了一营,不成想那些和尚同为沙门,却也各自有宗派之分,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和尚还好,意见不同,大不了辩上一场,你说你的佛理,我说我的佛理,可那些护卫山门的大和尚就不一样了,提拳头就上。
“闹,让他们闹去,等闹完了,把那些闹事的和尚全给我带过来。”李秀行听到又是那些练武的僧兵闹事打架,却是冷声道,这些个秃驴倒是精力旺盛得很,让他们当和尚还真是lng费了。
这时回到营中的慧能,看着打成一团的各派武僧,却也是不由气得浑身发抖,僧兵本是为了护卫山门,护持佛法,太祖皇帝开国之后,虽然废了僧兵,但是沙门各派仍是有僧人练武,却是为了强身健体,更好地弘扬佛法,可如今这些练武的各派武僧却是好勇斗狠,互相挥拳头怄气,怎不叫他失望之极。
“都给我住手。”慧能大吼道,他少年修禅,拜师五祖弘忍,这些年里也是每日练武强身,虽然年老体衰,不能用以争强好胜,可是中气仍旧十足,这一声大喝,却正如狮子吼一般,一下子震住了那些互相厮打的各派武僧。
“汝等都是佛门弟子,这般厮打,置我佛门戒律于何处…”
“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