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九百五十三章 韩琦身后(1/2)

作者:幸福来敲门
第956章 韩琦身后

韩琦甍之事,韩家上下早就准备。

次日章越闻讯而来时,但见韩府中白幡招魂都已周全。

韩琦妻子在先亡故,如今韩琦又是病逝,其丧事由其侄儿韩正彦来主持。

至于韩忠彦穿着孝子服一脸茫然,这里是相州,自没有汴京有那么多达官显贵上门问询,消息传至官家那还要些功夫。

所以韩忠彦一副无事可做的样子。

章越拜祭了韩琦后,便在后堂找到了韩忠彦。

韩忠彦道:“度之,你答允给爹爹写墓志铭的事太轻率了。”

章越道:“有何轻率?当初答允给你爹爹写安国寺塔记时,我便知道以后会摊上这么一事。”

说完韩忠彦与章越二人都是相视一笑,聪明人说话就不用说得太透。

“说说你吧,以后打算如何?”

韩忠彦苦笑,这些年他吃了好几个挂落,一个他在同知礼院是反对王安石提议在经筵上坐下讲经,然后因越王立嗣之事被罚铜三十斤。

此事与王安石脱不了干系。

此外三司大火之事又牵扯到韩忠彦。

这与吕惠卿相关。

这还是韩琦在的时候,尚且如此敲打韩忠彦,韩琦现在不在了怎么办?

因此章越抵达韩府时,子弟中那等惴惴不安的心情可想而知。

韩忠彦道:“度之可知晏几道现今如何吗?”

章越点点头,晏几道是晏殊的小儿子。

郑侠之案时,公人在郑侠家中抄的晏几道给他写的一首诗,诗云‘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因为这件事晏几道被牵扯进郑侠案中,以讥讽新政为名被下狱论处。

晏几道是宰相之子,姐夫冯京还是当朝参政,居然弄得如此狼狈。

韩忠彦道:“晏七此番获罪后,虽得官家赦免,可是家财散尽,已是一贫如洗。”

章越记得晏几道性子颇为高傲,他的诗词很有名,别人要拜访他,他却道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未暇见也。

韩忠彦道:“以往爹爹在时,有他支撑着,为我们遮挡风雪。他一走这霜刀风剑便来了,他怕我落得与晏七无二。故而托你写墓志铭。看在你的面上,旁人便不敢动我韩家了。”

章越道:“师朴,王丞相虽是执拗,但不至于此。官家也不容人敢诋毁韩家。”

韩忠彦自嘲道:“爹爹去了,难道我韩家沦落到要求人托庇吗?”

章越道:“一时委曲求全并没什么,切莫学晏七。”

顿了顿章越道:“当然要紧的你当自立自强。有什么难处,只管与我言语!”

韩忠彦嘴一撇道:“我一定要承你章三的情吗?”

章越失笑道:“你我同窗一场!有什么交情比得过如此!”

韩忠彦不屑地道:“何止同窗,别忘了,你我还是同年。”

“对,对,我差点忘了。”

韩忠彦道:“你等我三年,三年后咱们一起办大事,搅动整个天下。”

“大言不惭!”

二人相视同笑。

之后章越向韩忠彦告辞。

“小心辽人,北虏狡诈。”韩忠彦提醒道。

……

韩琦病逝的消息,由章越书信飞速传至京师。

首先接到消息的王安石。

王安石闻讯后竟是持信半响不语,王雱,王旁都是稀奇。

王安石与韩琦关系并不好啊。

二人的梁子是王安石在韩琦幕下时结下的,那时候二人便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王安石为中书舍人时就封驳过韩琦的命令。后来苏辙制举,王安石拒绝为苏辙草拟制书,同时影射韩琦为汉朝权臣王凤。

又因鹌鹑案,王安石与韩琦更是扯破了脸。

王安石为相后,韩琦一直在朝野反对和抨击他的新法。如今韩琦死了,王安石应是称快才对啊。

王安石对他两个儿子道:“其实陛下倚重我,也是因韩琦在野之故。”

王雱,王旁二人闻言不由恻然。

顿了顿王安石道:“当初官微身卑,不知道为宰相之难,如今为相七载,终于知之。韩公德量才智,心期高远,诸公皆莫及计也。”

说完王安石长叹一声。

王安石如今自承看人确实不行,一个是章越,一个便是韩琦。

其实想想当年之事,韩琦一直屡屡照拂自己,并容忍自己对他的冒犯,但王安石偏偏不识相,一而再再而三的顶撞韩琦。

到鹌鹑案时,大理寺,审刑院将矛头都指向王安石,认为他是犯了傻。

王安石当时应表一个我错了的态度,但老王偏偏起了性子,如同中二少年一般坚持,我没错,错的是所有人,我拒绝道歉。

最后韩琦给王安石台阶说此事就算了。

按道理王安石应就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