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雨的身后,只有欧仁带领的三千近卫军。
他们是和黑狼军一起星夜兼程而来的,无论是天上的*,还是面前的铁骑劲旅,都没有让他们有丝毫动摇和畏惧,此刻正笔直得站立在自己的统帅身后,随时听候着统帅的号令,无论是刀山火海还是枪林箭雨,似乎都不可能阻挡他们奋战的步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那些被风雨强行带在身边的诸侯和官员。
虽然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但是也有很多早已经面无人色的衮衮诸公。
“危难之际,风雨自当于诸位共进退!”
在那位权重天下的凉国公轻描淡写的话语中,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这些拥兵自重的诸侯们便这样被风雨用微笑和微笑背后的刀枪请到了身边,成了串一根绳上的炸蚂,想遛也遛不掉,只能无可奈何的听凭命运的拨弄。
相对于这些藩镇,也许另一部分人的运气更加糟糕。
十多颗头颅被高高的悬起在竹竿之上,血污的面目正向着战场。
他们之中,最低的级别也是校尉。
“可惜,如果再多五万西北劲旅,战场就大不一样了!”
喃喃的自语中,风雨有些懊丧。
派遣执法的部队,毫不留情的斩杀了这几个丢下部队和防线擅自逃跑的懦夫,并且提拔了一些勇敢的战士升任军官之后,对于军心士气的振奋毕竟还是起到了相当正面的作用,可惜还是无法和燕家军、风雨军这些真正的劲旅相提并论。
这个现实多少让风雨有些恼火,不过却也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战线依旧呈现出对于圣龙帝国来说极其不利的趋向。
几次扬手,几次落下,让近卫军出击的命令涌到了嘴边,却又吞回了肚里。
“为凉州保留一些血脉,以期东山再起吧!”
表面上,似乎是妻子李中慧的谏言起到了作用——这句话后来被有心人传播,成为了风雨坐视友军和黑狼军浴血奋战惨重伤亡而麻木不仁、有心保存实力观望怯战的罪证;不过风雨本人却对这一指控不屑一顾。
诚然,战场的局面有些朝不利于自己而且无法掌控的方向发展,风雨也确实考虑过保存一些实力以便应付战败之后整个风雨军在军事政治方面极其不利的窘境,不过这也仅仅限于心头的转念。
事实上,作为风雨军嫡系主力之一的黑狼军自始自终都奋战在战斗最为激烈的第一线,所承受的伤亡也是全军之最,而风雨也一直都在考虑近卫军出击的时机,并且让这支最为精锐的部队一直保持着最高的战斗戒备。
真正让风雨犹豫的,是出击的时机。
作为仅有的战略预备队,仓促的投入不仅于事无补,不到瞬间便会淹没在呼兰人*一般的攻击之中,而且还会让最后一丝获胜的希望彻底的破灭,为此身为最高统帅的风雨不得不谨慎的权衡。
“主公,东北方的呼兰军团开始行动了!”
正在此时,随军长史金岑神色紧张的送来了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
此次突围,完全是基于天气的变化,无论是守方还是攻方在相当程度上都是随机应变,因此呼兰人外围的部队显然也并没有做出默契的配合,更让风雨寄予厚望的是,呼兰人内部的权力斗争影响到军事上行动的巨大可能性。
这一想法的根源在于,张仲坚终究不是草原人,而真正统领着呼兰大军的很大一部分军官则毕竟还是出自于草原的大贵族,这种根深蒂固于国家体制根本的势力即便是雄才大略的大国师也不可能彻底铲除,当昔日名君贤臣上下一心的融洽和平衡被彻底打破之后,纵然运用巧妙的权谋和武力的高压,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也仅仅是让仇恨和反抗的心更为隐蔽的潜伏,因此在如今张仲坚深陷困境的情况下,无疑便是检验着这位大国师在呼兰的根基究竟稳固到何种程度的契机。
可惜,东北方呼兰军团的调动,多少都有些沉重的打击了风雨内心的期望。
由此看来,就算张仲坚尚未完全控制住整个帝国,至少也拥有着足够的影响和威望,其权力的构基尚不至于如此的不堪一击。
摇了摇头,驱散了内心这个自己也知道有些不切实际的妄想,风雨毫无表情的思付了一下,沉声命令道:
“告诉上官明镜老将军,我风雨在此便将这一战的胜负和帝国的兴衰拜托他老人家了!这里没有援兵,有的只是数十万浴血奋战的将士的背脊!”
“……是!”
金岑略一犹豫,眼眶有些湿润的应道。他清楚,紧接着对于负责监控外围敌人的上官明镜来说,注定了将是一场梦魇般的恶战。
“不好,第四防线瓦解了!”
这时,随着一名长史部军官的惊呼,战场上圣龙军队的形势继续恶化。
栅栏和绊马索终究没有阻挡住呼兰骑兵气吞山河的步伐。
无愧于天下无敌军团的美誉,堪称精锐中的精锐的呼兰狂骑兵,发挥出惊人的战力,在他们的面前任何抵挡都是那般的脆弱,四周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