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五十九章 人气儿旺(2/3)

作者:镶黄旗
勺”却一边擦拭着脖子上的汗,一边跟老顽童似的乐着说话了。

“都没想到吧?知道为什么今儿我不吃你们,反倒让你们吃我吗?嘿嘿,告诉你们,就因为你们办事儿有人情味儿。”

跟着一指宁卫民和张士慧。

“哎,你们这俩小子,没骗我。你们做生意,还真不是假实在,是真实在。我喜欢”

“你们卖的东西价钱实在啊,好!对这些街坊邻居们也是够体谅的。说真的,我可好久没见着肯赊账的店铺了。这年头像你们这样懂得为人的年轻人可不多。”

“我得说,把房租给你们的事儿,我现在是真踏实了。就冲街坊邻居们个个夸你们,让我连带着脸上有光。这顿我请你们了,你们几个,配吃我做的菜。”

这时候宁卫民和张士慧还能说什么啊。

想客气客气吧,没等开口,肚子咕咕叫,吧唧嘴的样子都得把他们出卖了。

没别的,谢上一声就开吃吧,还等什么啊。

却不防老爷子又一拦他们,合着他还有话说呢。

“先别急啊,两件事我得说前头,应了你们才能上桌。”

“第一,我管做不管收拾,吃完了喝完了,你们来善后。而且饭是我的,酒可得你们出。”

“另外,你们做生意赔了赚了都是你们自己个的,我的房租,咱可不能打商量,该多少是多少……”

嘿,这就对了。

这才是“张大勺”的风格,一切全摆在明面上。

宁卫民和张士慧几乎同时相视一笑。

一个说“得嘞,您放心,就按您说的办。”

另一个点头,“没问题,您等着,我库里拿好酒去,那才配得上您的手艺。”

就这样,大家伙终于喜滋滋地洗手上了桌,一窝蜂的伸出了筷子,对着好酒好菜大快朵颐。

很快,桌上除了咀嚼声,就剩下赞美了。

“这是什么菜啊?这肉,真好吃!一点也不腻!”

“哎哟,这菜才越吃越香呢。”

“张师傅,您今儿做的都是什么菜啊?我们怎么连见过都没见过?”

这倒是,他们几个发问可一点不奇怪。

因为这些菜全是“张大勺”独一无二的私房菜,满京城的庄馆里也找不出来。

而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三道菜。

不为别的,只因为根本没用任何珍贵的材料。

这三道菜都是最普通的食材做的,堪称家常菜中的极品。

那有多么好吃呢?

一说做法就明白了。

第一道酿茄子,也可以叫蒸茄罐。

做法是大门茄一个,洗干净了去皮,先片下头顶圆片,约一指之厚。

然后在茄子周围立着切下三指的条,分别过油炸成焦黄。

再后将炸好的圆片码在碗底,其他炸好的茄子条顺碗边儿码两层,成盆状。

这时候再用猪肉丝、黄花、木耳、鸡蛋合炒出锅,相当一盘木樨肉。

盛入炸茄条的碗里,还要放入大蒸锅大火蒸上十分钟。

最后将蒸好的茄子扣入大盘中,捣蒜泥泼于茄子上面,即可上桌。

吃的时候拌匀,茄香,蒜香,肉香,蛋香浑然一体,味道特殊,特别引人食欲。

因为是由一个茄子包着的木樨肉,故名酿茄子。

而以宁卫民的人感受来讲,这道菜几乎可与《红楼梦》里的茄鲞比美。

至少也得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道菜,是肉丝炒佛手疙瘩。

据张大勺说,做法很简单。

把猪肉,佛手疙瘩切成细丝,佐以绿豆芽合炒即可。

本来呢,这本是鲁菜中的普通菜,相当于肉丝炒榨菜。

好吃就好吃在酱佛手疙瘩的口味独特上了。

可问题是佛手疙瘩是过去较贵的高档腌菜,老百姓消费不起。

如今无论六必居、天源号都没得卖了。

这点佛手疙瘩可都是张大勺自己用一种特殊酱料腌制的。

所以做出来不但有咬劲儿,而且异香扑鼻,极为下饭。

属于这道菜的豪华升级版,自然非比寻常。

第三道菜最绝,叫做荷包鲫鱼,又叫鲫鱼酿馅。

做法是用三四两重的几条活鲫鱼,开膛洗净,两面剌花刀,入油锅稍煎。

另备调好的猪肉馅,或者是虾滑配荸荠,和各种调味品打成糊状,将馅料再分别塞入鲫鱼膛中。

然后花椒炝锅,入葱姜蒜,花椒大料、小茴香、白糖、醋、酱油、料酒等十几味佐料下进去。

中火烧开,将鱼放入砂锅中,先旺火半小时,再换微火煨,等快熟了才能放盐。

这样做出来的鲫鱼是真酥啊,连鱼刺都不用挑,直接入口,味道鲜美至极。

特别是由于吃到鱼的里面,还多出丰富的变化,而且馅料是两种,更令人拍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