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9章 机不可失(2/3)

作者:米糕羊
了而立之年,或许就能点起数十万大军,平定天下。

这不是不可能,高祖即位之初,天监四年就发动过一次规模浩大的北伐,当时北国震动,淮北乃至河南易主指日可待。

结果因为用人失当,导致全军溃败。

萧询听大将军分析,若当时,英明神武的高祖御驾亲征,肯定能拿下淮北乃至河南。

问题是国家新定,高祖必须坐镇建康,稳定人心,无暇分身。

结果挂帅出征的宗室无能,导致大好时机被浪费了。

现在,不一样了,淮北已在朝廷控制之下,如今青州地区也已经收复,只需扛过冬天齐军的攻势,到了来年,大局定矣。

此次他御驾亲征,多有两淮豪族率领子弟、乡民踊跃参军助战,可见两淮人心可用,限制官军更进一步的障碍,无非是粮食问题。

所以,他为了给官军节省粮食,中途返回,不能再接再厉。

而按着大将军的介绍,接下来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粮食、兵员不足的问题。

那么,只要,只要...

“大将军,朕、朕...”萧询说着说着,支支吾吾,李笠微微一笑:“陛下请明示。”

萧询瞥了一眼太后,低下头,纠结片刻,抬起头对李笠说:“朕、朕不想回建康,想驻跸寒山,为、为、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

此言一出,太后眼睛瞪大,周围官员则是一脸震惊:驻跸寒山?这要出大事了!!

另一边,有幸伴驾的两淮官员及贤达人士,听得皇帝亲口说出的话,心中狂喜。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啊!

我们出人出力出钱粮,资助官军北伐,跟着皇帝御驾亲征,小心伺候,总算是哄得皇帝兴致勃勃,不想回建康了!

他们的目光随后聚集在李笠身上,两眼满是期盼。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大将军!

此前,按大将军身边人传递的消息,此次御驾亲征,没那么简单,大伙一定要尽力表现,以便大将军为两淮争取一个天大的好机会。

机会是什么?没有明说,但许多人都满怀期待的等着。

现在,他们明白了这机会是什么了!

“陛下想要驻跸寒山,厉兵秣马,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

李笠问,萧询点点头,他没和母亲说,没经母亲同意,就直接把心中所想说出来,心中惴惴,但却又充满期盼。

期盼李笠的赞同,并为他实现这一设想。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可得回建康,先到太庙,将北伐大捷的消息,告慰列祖列宗,让先帝们,为陛下的战绩感到骄傲。”

李笠缓缓说着,仿佛在遛一条上钩的大鱼,虽然很想将其钓上来,却不急着提竿,而是在消耗对方的力气。

等了半年,我等的就是这句话!

“之后,可召集宰辅议事,商议陛下驻跸...两淮以便筹备北伐一事。”

萧询听了前面一段,觉得大将军说得对,他该回建康,到太庙将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

让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为自己感到骄傲。

可一听到后面,便犯了难,脱口而出:“他们不会答应的,朕不回去,就在这里,他们不同意,也得同意。”

太后听了儿子这孩子气十足的话,惊得面色一变:胡闹!如此胡闹,是要闹出大事的啊!

陪伴左右的官员们,听得皇帝如此说,已经吓得面色惨白:赌气滞留寒山不回去,这也太儿戏了!

他们在现场,知道是皇帝耍小孩子脾气,不想回建康,所以知道大将军是无辜的。

可一旦皇帝真的滞留寒山不回去,建康的官员们,还有各地出镇的藩王,以及牧守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想?

只会认为是大将军及徐州官员挟持皇帝和太后,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此一来,天下可就要大乱了!!

李笠赶在太后开口前,向皇帝表达意见:“陛下觉得,驻跸寒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