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积水尺余深。>
地上到处积水,除了沿着高处水面的铁路行动,往哪去都不方便。>
跟着铁道破坏队扛炸药过来的一部分人是四分区战士。>
跟鬼子短暂交火,牺牲十一位,重伤三人。>
一位懂桥梁结构的破坏队员重伤。>
祝启辉看着漫天风雨。>
交通破坏队还有别的任务,如果将重伤员抬走,很可能牺牲在路上。>
只能人留下。>
看着正在抬重机枪准备离开的胡营长,心里有些诧异,这支队伍好像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
“那个...胡营长,你看能不能帮帮忙?”>
胡义看了看肺部被打了个对穿,嘴里还不住往外冒血沫子的重伤员,在他看来,根本没救...>
站在祝起辉后边的杨疯子却对胡义眨了眨眼。>
胡义点头:“行...”>
风雨太大,没有群众帮忙,要将铁轨全拆走,九营还没那个本事。>
一个是带,三个也是带。>
北边的鬼子伪军过不来,但是攻打许铁英的鬼子伪军会不会抽人过来很难说。>
此地不宜久留,将牺牲的战士抬到冒出水面的土丘匆匆掩埋。>
拆掉铁路上的枕木,再将敌人军营门板铺在上边当船,伤员安置好后队伍匆匆向南。>
剩下断后的队伍直接将桥南营房推倒。>
很快,队伍向南消失在茫茫风雨中。>
...>
弓少锋从祝启辉那里听到成功爆破洺河铁路桥,立即对拆铁轨没了兴趣。>
这玩意儿太沉,钢轨采用英制标准三十英尺九米多,一根千多斤,二十个人抬着都吃力...>
来的民夫太多,埋进地里也不见得保险。>
直接了当放弃...>
得到洺河铁路大桥被炸毁消息,鬼子铁道警备队立即启动应急按预案,指派停靠在洺河以北沙河站混编进军列的装甲列车,重新编组向南增援。>
邯郸站铁道工程车辆跟着着手调集物资抢修。>
接到命令的鬼子工程师估计,要修好大桥恢复铁路交通,再快也得十天半个月。>
...>
车往镇以北。>
旧魏村,路南游击支队驻地。>
祠堂外狂风暴雨小了不少。>
祠堂内坐着百余人。>
一个三十六七岁的中年人正跟小红缨在门口小声嘀咕:“我们向上级申请人来训练战士们,到现在都没有见到踪影,好不容易盼到分区安排人到二团,顺便也能帮我们训练一下战士跟民兵,没想到师建业那家伙竟然叛敌。”>
小红缨看着大门外变弱不少的风雨:“我总觉得你没说实话。”>
“小同志你别乱说啊。”裴司令早就从分区听说过九营的大名,正在摸这位的脾气。>
“分区二十多位指挥员现在都在这里,你为什么要找我们?”>
“嘿嘿,实话跟你说了吧,分区的人我熟悉得很,他们什么水平我又不是不知道...”>
“我现在很忙...”>
“常同志,回龙镇的事你真不用管,再说,程团长现在就在一分区那边...”>
“才呆了两天的窝就这样没了,这口气我忍不了...”>
中年人压低声音:“都跟你说了,突击团是我们的人,你怎么就不听呢?”>
“我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我是路南支队司令,够不够?”>
“你是司令?吹的吧?手下有多少人?”>
中年人胀红了脸:“哎呀,你个丫头片子,你忘了在魏县从德记粮号取走的炸药包是谁送来的?”>
小红缨两撇眉毛一挑:“是你送的?”>
“没错,要不然,你以为就你们几副颜色,真能在戒备森严在自治军军部来去自如?”>
小红缨撇嘴:“那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弄死王清林?”>
“嘿嘿,咱们的战斗力什么水平你别说不知道,你好歹得留几天,要不...三天,就三天总成了吧?”>
“我得去邯郸...”>
“哎呀,你听我说,胡营长他们接了命令去破袭铁路,你这时候就算去也找不到。”>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是武装工作队队长啊!”>
“你不是司令么?”>
“司令就不能是武装工作队长吗?”>
“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答应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