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八十章 大义春秋(3/5)

作者:纯洁滴小龙
鱼滑鲜汤,不知道的人听起来,还以为咱们大楚的朝臣大人们多接地气哩,吃喝也简单嘛;

却不晓得,那提鲜的汤得熬多少只鸡鸭,得丢多少天材地宝。

口里吃着这般名贵的东西,

碗里喝着这般珍贵的汤底,

你说,

这嘴里还要说民生多艰、心系万民,谁信?”

“吴麻子,你今天的话怎么就这么多!”令尹忍不住了,破口大骂道,“他燕人就不懂豪奢就不懂享受了?

我跟你说,当年我认识的那些个………”

“都死了。”

“………”令尹。

燕人自是会享受的,大燕门阀,和大楚贵族一般,坐拥土地,拥有私兵。

享受嘛,

谁不会。

享受之余,兴致来了,吃一顿普通人过年才能吃得上的“粗茶淡饭”,就已经够亲民自然的了。

楚人是人,燕人就不是人?

但,

令尹知道,人说的没错,他当初认识的那些大燕门阀子弟,现在,都没了。

可能在哪里做着苦工,可能在军中当刑徒兵苦熬。

一股脑的,

就都扫光了,扫了个,干干净净。

令尹叹了口气,道:“这般做,不好的,你燕国马踏门阀后,还有乾地可以打,还有晋地可以打,只要打着胜仗,这局面,再差,总能吊着一口气不是?

我大楚呢,

能打哪儿?

山越百族拾掇得差不离了,剩下的,不是早同化了的变得温顺的,就是早已剿灭却还在不停死灰复燃着的。

民心如火,总得找个撒火的地方不是?”

“你们自己,不就是么?”

“………”令尹。

吴麻子将馄饨捞出,放入碗中,随后,拿出勺子,递送了过来。

令尹端起碗,吃了一个,一边抿着一边道:

“不得行,不得行,大楚熊氏根基在贵族,是因为我们支持,所以他才能是皇帝,没了贵族在下面托着,他得位不正。”

靖南王似乎不惧对方下毒,喝了一口汤,

道:

“当年我田家长辈,也是这般想的。”

“………”令尹。

“本王从不信什么君权神授,也不信什么自古以来,昔日泱泱大夏,不也崩塌得一塌糊涂?

这世上,

真正重要的人,不多;

多的是,觉得自己很重要的人。”

“可现在外有强敌,郢都一丢,民心一散,王爷,你说说,这还怎么弄,这还怎么搞?我是知道的,你大燕为了这场伐楚,可谓是国战之下,全力以赴。

坚持得是很难,但若是眼下这大好局面之下,再难,也会坚持下去吧?

我们拿什么挡?

他,

拿什么挡?”

靖南王摇摇头,

道:

“本王不知。”

他知道摄政王这般做的目的是什么,

但他却真的不知道大楚摄政王敢这般做的底气,到底是什么。

“帝王以天下为棋盘,王爷,您说,如果没有退路,他敢这般放开自己的门户么?”

“你在问本王?”

“是,王爷,现在退回去,还来得及,请给我大楚,留一份体面,割地、岁币、纳贡,我大楚,都可满足你燕国。”

靖南王笑了,

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何意?”

“本王行事,你送我,是你的事,但本王,更喜欢自己来拿。”

“王爷,今朝之后,大楚贵族必然会对那位离心离德,大楚,甚至会陷入纷乱之中,王爷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更好?”

“你们,斗不起来的。”

“王爷为何如此笃定?”

“本王,也姓田。”

“………”令尹。

吴麻子手撑着摊位,认真听着两位说着话,笑道:

“也是,燕国能出一位靖南王,我大楚贵族里,就不能也出一个敢为国家开格局之辈?”

不懂的,

认为燕国南侯自灭满门是个彻头彻尾的魔头;

懂得,

则清楚一个田无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令尹无奈道:

“可像王爷这般的人物,真的是举世无双。”

自灭满门,难不难?

威逼利诱之下,愿意做带孝子的,真不少。

但难就难在,那位本身之前就是国内一等门第。

难就难在,自灭满门之后,再领军出征,战无不胜!

“王爷,就不得转圜了?王爷您就不怕,您入得这宫门后,就出不来了?

就算是将我大楚面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