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放假了,孩子们都在奋力冲刺,都想取得好成绩。>
星期一孩子们去考试,休息在家的许四海也要对唯一的小徒弟王大明进行考核。>
许四海对王大明还是比较放任的,家里的标本库他可以尽情的看,自己写的收藏心得也交给他了,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这要是在考不好他真的要生气了。>
对王大明的考试还分为几场。第一场就是背历时年表,要把薄薄一册书一字不落全部背出来,而且还要很流利的背出。>
这关王大明很容易的就过去了。>
第二关为瓷器关。刚巧王和珅也来拜访,许四海一并将俩人带到标本库去。>
许四海在标本库里拉出整整一箱子;没有贴年代标签的青花瓷碎片,要王大明按照明清两代皇帝的年号,将一箱子瓷片一块块的清理出来。>
“王兄,你也在边上替我盯着点。”>
话是这么说的,实际王和珅明白这是许四海在帮自己学习青花瓷的知识。>
不过他已经40多了,比许四海的年纪还要大不少,他真的不好意思下场挑拣瓷片,不过他的眼神真的就一直盯着王大明,看着他是挑对了还是挑错了。>
王和珅就站在王大明的身后,他看到王大明对清三代非常非常熟悉,他两只手在箱子里扒拉,一会时间身边就堆了三个小堆碎瓷片。>
真的就一块挑错的都没有!>
等到挑选明晚期的万历天启,他也挑的很快,“和大人”都感觉这个王大明的眼力极佳,瓷片在他手里几乎都是一眼货,马上就能归属正确的年号。>
但是到了明末崇祯和清初的顺治,那些纯青花的他就有些犯难了,每一块都要拿起来仔细的看看才能确定。>
好容易把明清青花瓷片都整理对了,王大明脑门上的汗都下来了。>
他身后的王和珅同样觉得难度挺大。但是王和珅知道这是学古玩的必修课,这一关过不起那就甭玩瓷器了!>
又是一个大箱子,里边全都是彩瓷,粉彩五彩单色釉都有,初入门径的王和珅看了一阵眼晕,惊呼“这么多!”>
粉彩好分,那都是清朝才有的东西,且精品的都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就是这些没款的单色釉就太难了。>
比方说黄釉的或者蓝釉的,这两种颜色明清都烧,而且颜色也相差不大,要是没有年款的话还真的不好分。>
“这可是真正的考验呐!”>
王和珅知道许四海这人心高气傲,他对自己的徒弟一定会要求极高,他真为王大明捏一把汗,也在为自己的眼力而担心。>
王大明的分类真的就想王和珅所料,他就是先把清代的粉彩先挑出来逐一归类,明清五彩瓷器也能分得清,最最难的单色釉上王大明真的被卡住了。>
王和珅自己都看不清,还怎么去帮忙。>
许四海气的在王大明的屁股上狠狠的来了一下,“把单色釉留下其他装箱子,完事自己去站一个小时的四平大马,下礼拜一定要把单色釉搞清楚,不然我把你扔回河间老家!”>
王大明吓的就像个鹌鹑,只敢唯唯诺诺的答应。>
等王大明走了,王和珅还劝许四海说他对徒弟太严格了,区区半年时间学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还想怎么样?>
许四海指指自己说,他拜师一年国画已经能得到徐邦达和启功的认可!>
“你非常人!”>
噗!>
许四海内说的无语了。>
暑假刚刚开始,李海洋和赵岩又去回疆探亲了,许飞则在周末带上两把自己做的仿古官帽椅,在许四海的万宝斋门前摆开了摊位。>
他也不知从哪学来的吆喝:“来来,走一走瞧一瞧,正宗的核桃木官帽椅,全手工打造几十年耐用,就算是您不在了椅子还结识!”>
我草,这小孩是怎么说的?>
好些人还好奇的来看看这对椅子。>
大家看到这真的就是一对核桃木的仿古椅子,还有榫眼呢应该是手工做的,样子还真不错看着有几分古朴的味道。>
还有人问椅子结实不,别做了没俩月散架了。>
许飞:“不是早就说了吗,椅子是纯手工的结实的不得了,就是您不在了椅子照样能用!”>
边上还有人笑骂许飞年纪轻轻的,嘴忒损了。>
看到围拢的人多了,许飞还扬言这对椅子售价150,说要是能用手把任何一张椅子摇晃散了,他奉送150块赔偿!>
还有人和许飞打趣,说他一中学生150块拿得出来吗?>
许飞一指身后的橱窗说,里边老板是他四叔,亲的,他没钱四叔有的是钱!>
经常来的老熟客这才明白,原来这小子是许老板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