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都是清中期的,你仔细琢磨下就行了!”>
店主不是自己门内的,王大明能帮的也只有这些,再要贪得无厌这桩生意王大明宁可不做的!青年摊主付出2050块,他还追问王大明这只青花茶碗盖子是怎么回事?>
“这是官窑,我想买给你当标本用,400块!”>
瓷器标本的作用青年老板自然知道,他也是苦于缺乏这一类的好东西。有了这块官窑标本,自己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熟悉这个年号的官窑产品!>
而且知道这块官窑的特点,上下了两个年号的官窑器多少也能了解下,那自己就有捡漏的机会了!>
从这点上来看,区区400块真的不贵!>
“啥年号的?”>
王大明要青年店主先付钱他在说,免得看过了在说他不收了!>
“你怎么保证没骗我?”>
王大明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我叫王大明,是潘家园万宝斋的徒弟,也是唯一的徒弟,咱也是有字号的没必要骗你!”>
居然是潘家园有一号的人物,青年摊主的态度更加客气,除了敬烟还开始倒茶。“王老师咱有眼无珠,还请见谅。这么着中午咱请客,交个朋友。”>
请客是假,请教倒是真的,王大明怎么肯愿意泄露门内的诀窍。>
他笑着说自己还有事,就不麻烦了,不过今后再来还是会来这家店。也算是给了青年店主一点面子。>
刷刷刷,再是400张毛爷爷,王大明说这是很标准的咸丰官窑,要青年店主好好的研究下!>
“哎哎”青年店主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王大明扔了手里的烟头,手指柜台后架子上的一个木雕弥勒佛,还有墙上挂的四条瓷板画问价。>
店主沉吟片刻说,东西可以按原价卖给王大明,但是要他给指点下。>
“每件东西问一个问题!”>
店主对王大明的保守只能报以苦笑,但他也很理解这是挣大钱的绝活凭啥告诉自己。>
黄杨木弥勒佛像个头挺大的,售价才600块,四块一尺宽两尺长的青花山水图瓷板画,售价也只有1200,和每一幅300块。>
店主问为啥要这尊黄杨木雕,瓷板画的木框是啥料子的,有人说紫檀也有人说是乌木。>
王大明的回答是:黄杨木生长缓慢,这么大一块黄杨木很少见。瓷板画的木框是印尼乌木,因为时间久了氧化的厉害所以看上去像是紫檀。>
“高人呐!”店主对王大明佩服的五体投地。>
人家年纪还没自己大,俩个东西都没上手就能一眼认准,这份实力搁在济南的古玩街上也是顶尖的。>
说话算话,店主勤快的把木雕弥勒佛和四块瓷板画拿下来,还替王大明包好了才送给他。>
王大明刚才收进2450块,现在还要在付出1800块,两天时间挣了650块,外加三件上好的古董。>
光是淄博窑的黑釉执壶和这里的四条屏瓷板画,就能值20000块!>
青年店主还想请王大明吃中午饭,说是要交个朋友。>
请客交朋友是假,请教倒是真心的,王大明生怕言多必失他说自己还有事婉言谢绝,不过他还给店主留了面子,说今后再来济南一定会到他店里来坐坐。>
下一站王大明直接到了徐州,这是历史文化名城,此地还有不少西汉时期的诸侯王陵墓。>
在徐州的古玩市场王大明就没有济南那样的好运气,能遇上不懂而好学的青年店主,此地的古玩店主都是中老年人。>
王大明还是从头一家铺子开始看,这家店主是个50多岁的老大爷,看面相倒是很和善的。>
他一进门就看到墙上挂了一副竹子,店主老大爷马上笑呵呵的招呼王大明坐下,还麻溜的想要把这幅画从墙上摘下来。>
“不用不用!”王大明赶紧阻止。>
这幅画他一眼就看出是酱油汤里浸泡过的,自己在僧王府自己练习作假画也比这张要好得多。>
不明内情的店主还直夸他这幅画好,乃扬州八怪郑板桥的真迹!>
“扬州八怪知道吧,很有名的!”>
店主还说他是从过去的大财主家花了上万块收来的,已经请了金陵博物馆的高人看过,绝对是真的,昨天还有大款来看过想要花五万块买了送人。>
“小伙子我看你也是个好孩子,你要是喜欢我三万买给你!”>
这种推销手段潘家园每天都会上演几百次,王大明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大爷咱不坏别人好事,就留着给大款吧。”>
“额。。。。。。”店主一下就愣住了。>
在这家店里没看到啥好东西,王大明直接去了下一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