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古玩市场,王大明还让师弟给看摊子,他要在市场里转转看能否捡个漏,“挣到的大钱今天咱们就住星级宾馆,吃大餐!”>
为了能舒舒服服的洗个澡;睡个好觉,许书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王大明还把摊子摆好,告诉许书这个钧窑碗低价多少,那个小铜镜低价多少。其实价格上王大明都是按照京城潘家园的成交价来的,估计要比这边搞出两三成。>
他这是怕许书少爷脾气发作,被顾客三两句话就给拿住了,会低价出售。>
刚走两步,王大明又返回;“你都是坐下啊,你看看那个摊主像你一样站着的?”>
许书说地上脏,也没小凳子。>
“坐下坐下,要入乡随俗。还想不想住宾馆了?”>
好吧,为了宾馆;为了干净的食物,许书咬咬牙从兜里抽出两张雪白的餐巾纸;铺在地上坐下。>
刚过去没一会,许书的小摊子就有人看上了那只蓝颜色的钧窑。>
古玩行的一些规矩许书还是懂得,毕竟他老爸师哥都是其中的高手,再说潘家园他有事也会去玩玩,更是对这其中的规矩门清。>
中年顾客在看东西,许书坐着一言不发,心里还在想怎么才能把这只碗卖出高价。>
一会时间,顾客开始问价,许书的回答是一口价3000。>
中年顾客说整个市场就没这个价,太贵了再便宜点。>
许书想了想说,东西绝对真,价格自然不便宜,金子永远不可能和黄铜一个价。>
“你怎么保证这是真的?”>
许书说他老爸就是京城搞古董的,都搞了一辈子了,“先生我们的眼光是专业的,其他都是业余的。”>
“好大的口气。”中年顾客笑了,他再次拿起元代钧窑碗看了又看。>
许书知道这位顾客是心动了,为了能晚上住上星级宾馆,许书也是拼了。他说这只碗是专业人士收来的,真假毋庸置疑,买回去不管给谁看都会得到赞赏,多有面子!>
要是花2000块买个假的,那才是最大的浪费!>
“小伙说话一套一套的。”中年顾客还笑了:“这样吧,便宜200块意思意思。”>
“成交!”>
一声嘹亮的成交,还吸引了其他顾客的注意。>
有行家看到这个小摊子上东西不多但全都是真的,马上就知道摊主是个眼里极好的高手!>
于是,一只康熙民窑的翠毛兰青花大海碗以1000块卖出,一只明代八角形小镜子也以800块的价格出售。>
很快摊位上摆出来的几件就被一抢而空。>
大家看都是真的东西,还有人建议许书再从纸箱子拿出来几件,大家都还没过瘾呢!>
。。。。。。>
。。。。。。>
等到王大明从市场上转一圈返回,许书基本把带来的东西都卖光了,他非常高兴直接答应晚上去住宾馆。>
摊位左右还有两个小摊主和王大明抱怨:“兄弟,今天的生意都被你们给抢走了。”>
这是眼红了,王大明赶紧解释自己兄弟两个就是过路客,明天就要去兰州悄悄。>
“你们是哪里来的?”>
许书想以势压人,还傲然说:“我们是京城潘家园来的。”>
左边还有个老头颇为不忿:“在咱这地方就要守咱们的规矩!”>
还想要挑衅?>
王大明生气了,他抽出腰里的小刀笑问你们这里啥规矩?>
老头看着雪亮的刀子扭头不言语了。>
收拾摊子哥俩这得去住宾馆,这一天许书再次梳洗的神清气爽。>
过了兰州进入缺水严重的河西走廊,许书才真的感觉到难受,这么热的天一连两三天就没地方洗澡,可他许书难受的要死,他身上的“小蚂蚁”又开始爬了。>
某天早上,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许书竟然要在牛羊交易市场边上还早饭,一边是腥膻恶臭的牛羊气味,一边就是小饭馆。>
吃还是不吃,许书脑海里正在搏斗。>
最后还是饥饿战胜了心里,他闭着眼睛把一碗牛肉面给吃下去。>
完事他还在小镇上四处打听哪里有浴室,结果镇上人像是看怪物一样盯着许书,“哇哇,外乡人吧?”>
“对,京城来的,要去敦煌看看。”>
镇上的老大爷听了直笑。他告诉许书此地缺水却的厉害,一年的水都靠冬天下雪存下来,“娃娃莫要说洗澡,就是洗脸也不是天天有,不来镇上赶集三个月不洗脸也正常!”>
三个月不洗脸,洗澡更是难上加难了!>
许书感觉很不可思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