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九十五章 凤五翔塬(2/3)

作者:夺鹿侯
箭你追我赶射着玩儿。

第二天两万军队兵分四路,如同神兵天降,在一个时辰内先后抵达凤翔,伐木取水、设垒掘壕皆有章法,一眨眼荒地上就长出好几座大营。

这是……什么犊子玩意儿?

凤翔府是元帅军在关中的重要据点和屯粮大营。

曹文诏早料到刘承宗会发兵来援,也料到刘承宗会来得很快。

但他却没料到……刘承宗的果断和决心。

在曹文诏潜意识里,这场战役应该从兵围宝鸡开始,东边的元帅军主力收到消息,但又担心被东边的明军袭击,左支右绌地调集援军支援,一个营、两个营先抵达战场,战况进一步升级,最终形成会战。

你刘承宗真的是明军出身吗,葫芦娃救爷爷的那个喊人过程呢?

合着是一听到宝鸡城被围的消息,东路主力直接不管不顾的全军调头了是吧?

曹文诏如今的想法跟卜应第一样,计划全泡汤了,他们不能在凤翔塬上跟刘承宗打这一仗。

在此之前,他考虑的是刘承宗各营军队的战斗力。

可看出门道儿之后,曹文诏脑子里考虑的事情已经跟战斗力无关了……他们打得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仗。

就刘承宗这个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兵力的调兵决心和行军能力,带啥样的兵不是赢啊?

这就好比技艺再高超的棋手,下棋也赢不过汉景帝刘启。

毕竟棋手琢磨的是棋路,刘启琢磨的是拿棋盘砸你脑门儿。

还突袭斩首。

双方七八万大军陈兵狭小的凤翔塬上,真摆开阵线打起来,一个营的军队想成建制调头都难,斩哪门子首啊?

关羽斩颜良,也要靠张辽徐晃等人引开主力,眼下这个阵势,想把主力引开都没地儿走。

倒是卜应第说的,让人回陇西筹粮算个办法。

毕竟关中再好,刘承宗也是被包围的,他们人众马多,粮草消耗巨大,急的自然也应该是元帅军。

曹文诏与平安对视一眼,随后眼神不受控制地瞟向白广恩。

筹集粮草的事,明军在行,但流贼反正做官军的白广恩最在行!

但白广恩不接茬,本来坐得挺端正,听见这话在交椅上身子一歪,抱着钵胄把顿项拆了安、安了拆,像个多动症。

曹文诏问道:“白将军怎么说?”

白广恩像睡癔症了,拆动头盔的手顿在半空,抬头迷迷糊糊道:“我听曹帅的。”

他又不傻,心说谁不是从陇西过来的,这两三年里,大旱、蝗灾,还有来来往往的军队把陇西犁多少遍了,这会的陇西用常规手段能筹个屌的粮,说白了还不就是要老子去抢粮。

抢粮好办,但这命令得你们下。

曹文诏一听他这话,就知道白广恩的意思,点点头,话到嘴边却又看向神光显,问道:“神将军呢,可有高见?”

跟曹文诏、平安、白广恩这些人不一样,神光显没吃过刘承宗的亏。

当年宁夏营虽然在黄龙山对决狮子营被打出一场大败,但贺虎臣抗住了所有责罚,神光显没事儿。

甚至等到河湟大战,又一场大败之后,很大程度上稀释了宁夏有经验的将领,神光显凭老资历就当上了参将,差一点……就差一点,如果不是将门出身的张德昌有关系,他至少能捞个副总兵当当。

因此他非但不觉得自己跟刘承宗有仇,反倒觉得还沾了刘承宗一点儿小便宜。

神光显当年就只琢磨着让贺虎臣回去背兵败的锅,到如今还是老样子,人没必要非那么忠君体国,干好自己的事儿就够了。

活着,越活越好。

不过这事儿神光显心里有数,张德昌当上副总兵,要不了多久就当总兵去了,他跟人家张德昌就不是一个赛道的。

他的竞争对手不是张德昌,是卜应第和屠师贤这帮人。

如果这次刘承宗能从里头挑选个幸运儿送走,神光显有七成把握能接上张德昌的班儿,当上宁夏的副总兵。

前途无量啊!

“我觉得曹帅说得对,我们筹粮、西走,在陇西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各营选锋队抓住机会,将刘承宗斩于阵中。”

白广恩一直显得很沉默,唯独听见这句,抬眼看了看胜券在握的几人,这才问道:“诸位,谁见过刘承宗动手搏斗?”

人们看向神光显,神光显摇摇头:“黄龙山一战,我只远远见他一眼,不曾搏战。”

人们又看向曹文诏,曹文诏也摇头道:“平凉,他也没动手。”

最后诸将满怀期待地看向白广恩,却不料白广恩道:“我见过他的背影,像蹲在马背上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