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没有仁义,天下将变成冰冷的世界。”>
扶苏看着父皇,心中再三挣扎,还是硬着头皮道。>
“你心中所谓正义,究竟是什么?”>
“只有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你才有资格去向世人施舍你所谓的仁慈。若失去权柄,你所谓的仁慈便是空谈笑话而已。”>
嬴政一副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道。>
扶苏越听脸色越苍白,面无血色。>
从小长这么大,身为大秦帝国长公子,世人尊敬,备受瞩目。>
自己所接触的一切都是时间最美好的事物,人人皆是谦谦君子,彬彬有礼。>
今日,父皇所言,却给他揭开了世间最丑陋的一面。>
这是他从未见到过的景象,暗流涌动,杀机四伏,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争权夺利,血腥冰冷的阴暗世界。>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直都在上演,自古以来,从未停止。>
自己之所见盛世繁华似锦,不过是因为眼前这个男人,用他伟岸的身躯,为自己遮挡了一切。>
“父皇,儿臣明白了。”>
扶苏一副恍然的样子道。>
嬴政欣慰笑道:“明白就好,若为君王,遭遇灾年,应当如何处置?”>
“理当赈灾,安抚民心。”>
扶苏毫不犹豫道。>
“人心贪婪无度,不加节制,必生事端。加以节制,必生不满,若有刁民借机煽动众人闹事,当如何处之?”>
嬴政清楚,儿子长大了,终究要自己去面对一切。>
他今日既然选择入宫,那出海之事,已经很难打消他的念头。>
堵不如疏,与其让他留在咸阳感到不自在,倒不如放飞出去,看他自己的造化吧!>
临走前,自己这个父亲,唯一能传授他一些经验了。>
“朝廷当立刻拿出决策,调查缘由,解决灾民诉求。”>
扶苏想了想,理所当然道。>
“愚蠢。”>
嬴政顿时脸色铁青,感情半天自己白说了这么多大道理?>
“儿臣愚昧。”>
扶苏有点委屈,他觉得这样是最佳处理的方法,不知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诉求?何为诉求?朝廷赈灾,让他们有饭吃,已经是天恩浩荡。若是他们今日可以诉求吃饱饭,明日就可以诉求要做官,不出几日,他们就敢诉求做皇帝,朝廷还要不断满足他们的诉求吗?”>
嬴政眉头紧锁,看着扶苏,劈头盖脸的呵斥道。>
“父皇,天下百姓民风淳朴,应该不会如此吧?”>
扶苏觉得父皇的话十分偏激,不敢苟同道。>
“淳朴之人,未必善良,忠厚之人,也未必老实。忠孝之臣,未必贤良,奸佞之臣,也未必不堪。”>
“子之表面贤良,内心歹毒,深得燕王哙赏识,效仿尧舜禅让,导致内乱纷争不止,终亡国。”>
“燕王哙品德高尚,名震天下,却不食人间烟火,不明天下大势,不知人心所向,终自取其祸,祸国殃民,尤不自知。”>
“齐国灭燕,杀燕王,毁宗庙,戮社稷,败德纲。燕人未有丧国之痛,拍手称快。当齐人的屠刀落在了燕人的头上,他们才迫不得已去反抗。”>
“这世间普罗大众,能够成为你所谓君子之风的人,屈指可数。”>
“你可以用它去衡量品性,却不能用它来揣度人心。”>
嬴政提醒道,心中深深叹了一口气,就算自己大位传给他,也未必就能挽救大秦吧!>
自己枉为天下至尊,连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
“父皇所言句句在理,但终究只是个例。自三皇五帝,尧舜禹汤,历代先贤皆崇尚仁爱治国。”>
扶苏神色露出执着之色道。>
“三皇五帝是以仁爱治国,可谁又告诉你,他们不善铁血杀伐?若仁爱可以兼行天下,世间又哪里来的战争?”>
“莫非仅仅只用满口仁义道德,就能换来这泱泱华夏万里山河?”>
嬴政真想撬开这颗榆木脑袋,看一看里面装的都是什么鬼东西。>
这……>
扶苏被嬴政怼的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只能硬着头皮道:“那依父皇之见,当如何处置?”>
“杀……”>
嬴政口中冷冰冰的蹦出一个字。>
扶苏听着这个冷漠的声音,宛如不带丝毫色彩,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先杀赈灾官吏,办事不利,激起民怨。若还不能平民愤,那就继续杀,把那些带头闹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