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无际的大洋之上,千艘巨船乘风破浪,浩浩荡荡向西前行。>
石是一名老兵,参加过百越大战。>
二十九岁的他正值壮年,虽然没立过什么大功,可几次战役下来获得的军功也拥有了自己的爵位。>
从百越大战的一名新兵,荣升公士,再从平定中南晋升上造,簪枭,此次出海前更是再进一步成为不更。>
作为一名老兵,他从未做过将官,可是论资历伍长,什长,屯长都比不过自己,就算百将大人见到自己都会亲切的称呼自己为老哥哥。>
只要再打完这一次,自己就可以荣归故里,凭借这些年的军功足以让自己一家人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再过一年自己就三十岁了,陛下钦定新律法,从军十载就可以退兵役了,荣归故里,安享太平盛世了。>
帝国日新月异,自从推行新政之后,兵制也进行了大改。>
以前服兵役是每个帝国子民应尽的义务,可是自从新政推行之后,服兵役的新兵每月也有百枚铜钱发放。>
而且饷银的多少与军功相对应,军功越高,饷银越多。>
大秦帝国二十阶军功,自己现在是四阶不更爵,每个月的饷银可是有四百枚铜钱。>
要知道大秦帝国现在一斗〔十二斤左右〕米也不过才十钱,自己每个月的饷银足够买四石〔一石等十斗,四百八十斤左右〕米,足够一家老少吃穿用度。>
战场杀敌,每取一个敌人首级可得千钱,这些年自己也攒下了不少钱,退役之后,足够挥霍很久了。>
不过过日子嘛!就要精打细算,给娃娃们留点钱,取个漂亮的媳妇,给自己多生几个小崽子。>
根据大秦新律,一线战斗退役官兵,无论是被安排到二线军队维持当地治安还是在衙门混个好差事都足够过上美滋滋的好日子咯。>
躺在船舱休息室的木板之上,石正在出神发呆,幻想着日后的美好生活。>
“石哥,在干啥呢?一个人发呆,是不是又想你家婆姨咯?”>
突然一个调侃的声音响起,石才发现自己那四位值岗同袍回来了。>
“小黑,哪条军规,规定不允许想自己的婆姨咯?”>
石回过神来,坐了起来,没好气道。>
“哈哈!没有,绝对没有这么冷血的规矩,石哥继续想,咱们几个就不妨碍您咯。”>
被称作小黑的少年士兵说完,便躺在了石身旁的卧榻之上,笑着道:“吹了半天海风,累死了。”>
其他三人也同样躺了下去,一脸慵懒之色,显然的确有些疲惫。>
“这都在海上漂了半个多月了,什么时候才能到?”>
“别说了,说的我胃里又翻江倒海了,昨天的大浪,颠簸的我现在还在头昏眼花。”>
“好羡慕石哥,明年就熬出头了,可以荣归故里了。”>
三人躺下后,各自吆喝了一句。>
“四个小崽子,别发牢骚了,身在福中不知福。每次陛下征兵多少人抢破脑袋都没轮得到,有饭吃,有衣穿,还有钱拿,更能为国效力,为自己建功,这种好事上哪找去?”>
石看着四个小老弟,意味深长道。>
“咱们不就是发发腹中的牢骚嘛!石哥何必较真,这些谁不清楚啊!”>
“我跟你们说,我入伍时,乡邻家的王大麻子没被选上,每年回家省亲的时候,那家伙都一脸幽怨的看着哥。”>
“你这算个屁,自从俺从了军以后,俺们村的媒婆都快将俺家的大门给踩烂了,嘿嘿嘿……”>
“吹个屁的牛皮撒,老子从军以后撒,乡里的三老天天往我们家跑不说撒,那些县官大老爷撒,也是三天两头往老子家跑撒。说是慰问军属撒,其实就是给老子去送礼的撒!”>
几人很快就聊的火热,时而发出一声声哄笑之声,其乐融融。>
这样的一幕在秦军之中实属正常,每艘大船的船舱隔离间之中,都住有五名军士。>
这种隔离间空间并不大,刚好放一张五人睡的木板以作休息所需的简陋卧榻,铺上细软即可安稳入睡。>
每艘战船根据船型不同,所搭载的兵士数量也不尽相同。>
巨型战船,长达一百五十米,宽四十米,每艘可运载五百到三千军士。>
大型战船,长达一百米,宽三十米,每艘可运载三百到二千军士。>
中型战船,长达七十米,宽二十米,每艘可运载二百到一千名军士。>
小型战船,长达五十米,宽十五米。每艘可运转一百到五百名军士。>
各种粮草,食物,淡水,牲畜补给运输船更是种类繁多,大小功能各不相同。>
上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