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八零节 乌孙国(4K)(2/3)

作者:命未康
但是这个太子蚤早逝,死前提出让自己的儿子岑陬当太子,猎骄靡也有这个心思,就同意了下来。

而这个岑陬呢,就是军须靡,军须靡是封号。

但是呢,太子蚤有个弟弟,名叫大禄,他手里是有兵权的。

这大禄一想,老大死了,这不就是我了吗?

但你不按规矩来,所以啊,这心里就非常的不满。

而猎骄靡呢,怕大禄伤害军须靡,所以给了他一万的兵马,让他自立了出去,他自己掌控了万余兵马自保。

大部分兵权还在大禄的手里,爷孙俩过的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啊!

至于大禄为何能够掌控这么多的兵权,除了一个原因,还能有啥,背后有匈奴人支持呗!

而咱们的博望侯张骞,正好就在这事发生不久的时候来了。

他先是去见了军须靡,按理来说,他的对手背后有匈奴,应该答应大汉才对,但他没有答应。

具体原因呢,也没有记载,反正就是没成。

或许是军须靡年少轻狂,对很讨厌这种参与别国内政的举动。

也或许是有匈奴人接触他,而匈奴人在西域势力很大,所以他不敢,就跟他爷爷一样。

张骞随后又去找了猎骄靡,这货的胆子比他孙子还小,给了一句话“年老国分,不能**”。

意思就是他老了,这国家他说了不算了,虽然这也是明面上的事实,但是这就是一句推脱之语。

想想也知道,一代老王,手里还能没点势力,左右只不过结个盟而已。

那时候大汉这边还没抱着让他们帮忙的想法,别帮匈奴就行。

他还说国中的大臣对于大汉不了解,潜意思就是你大汉有没有这个资格和我乌孙结盟?

但好的是我们的张骞还没有放弃,他顺势就邀请猎骄靡派出使节去我大汉看看。

而当几十位使节来到大汉以后,就被大汉的强大给震惊了,回国以后他们就促成了此事。

但那时候匈奴单于知道了此事以后,要攻打乌孙国。

这猎骄靡老头一急,知道大汉正在大力拉拢西域诸国,所以就请求联姻,请求支援。

虽然霍嬗非常的不同意,但是刘彻还是答应了下来,选取宗室刘建,此人是景帝的孙子。

选取了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封为了公主,把这个花季少女下嫁给了猎骄靡这个老头。

拉拢乌孙,霍嬗没有意见,反而很支持,乌孙可是一个西域大国啊,人口六十余万,兵马近二十万。

跟大汉一比是不多,但你跟其他西域国家比一比啊!

但是霍嬗反对和亲,有两点原因,一点就是他不喜欢和亲,也不想要刘细君这个可怜女子痛苦早逝,这两点可以算作一点。

据霍嬗他了解到的历史,刘细君非常不习惯这些游牧对待女人兄终弟及,父亡子继的传统,最后忧郁而死。

而霍嬗又不能说,换个性格坚韧的一点,谁不是人啊,你换一个,解放了刘细君,却害了另一个,所以他反对。

而另一点是因为,霍嬗知道,对于西域这帮墙头草来说,你不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让他们感受到威胁。

那你再结盟,送再多的女人和东西,都不可能拉拢的过来。

而随后的情况,与历史,与霍嬗的猜测一般无二。

匈奴单于听说和亲的这件事以后,也送了一个女人过来。

猎骄靡直接照单全收,右夫人是大汉的,左夫人是匈奴的,玩的花啊!

那几天,刘彻的脸那叫一个绿啊,霍嬗打仗不知道,不然他都想嘲讽他一下:呵呵,让你不听我的,看吧!

当然,只是想想!

去年,正好霍嬗在匈奴打仗的时候,来消息说猎骄靡死了,军须靡继位,大禄,他亲叔叔,被这小伙给料理了。

大汉派使节去凭吊老王,恭贺新王,回来的时候还带回来了一封信,刘细君的信。

说他不想再嫁,嫁的还是上一任丈夫的亲孙子,求娘家支持一下她,救救她。

被刘彻给拒绝了,大概意思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到了人家的地盘,遵从人家的风俗。

嫁入别国,语言不通,还是这风俗,国家还亲近大汉的死敌匈奴,她过的何种日子可想而知。

霍嬗不知道这事,等他回来知道后已经迟了,不过他就算知道了,他不在现场,他也没办法。

刘彻说的话对吗?

确实挺对的,但是这事做的不对,而且非常的不对。

不过现在他来了,带刘细君回大汉是不可能了,就算霍嬗带她回去,她也在大汉过不下去。

嫁入了乌孙,她就是乌孙人,不再是大汉人喽!

不过给她更好的生活,还是可以的。

不能带你回娘家,娘家人过来支持你,这还是可以的。

而乌孙这个国家,霍嬗并没有灭他的心思,此行的任务是灭大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