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八二节 种地很简单,也不简单!(4K)(2/3)

作者:命未康
们是工匠。

有的是种田大家,能够辨别那儿的土地可以更好的生长粮食,等粮食种下以后,怎么样才能提高产量。

有的是堪舆师,对没错,就是堪舆师,可以理解成风水大家。

这些人是霍嬗好不容易集齐的,有道家、阴阳家征召来的,也有找的民间异人,也有国家的人才。

比如说在将作里他就喊来了几个。

他们不光是能看风水,也能够找矿脉。

嘴里念叨着什么金脉土脉,霍嬗不懂这些,他也就看看天象,判断一下近几日的天气而已。

不过这些人还真的有本事,还能真让他们找到矿脉,水脉,当然其中不全都是这种人,也有不少的专门找矿的人。

不过这些人在霍嬗看来,也沾一点神奇色彩,看土质可以理解,看山脉走向,真有这个说辞?

所以钟干嘴里说的前期能动用的就是这三百人了。

“三百人中,有八十的寻水之人,我把他们派往了八县,一县正好十个。

四十个的寻矿之人,分为了十个小队,我准备一队再安排六个助手,十名骑兵,去十方寻矿。

有着一百一的老农,准备分成十一个小队,去各地找合适的土地。

剩下的一些都是各有用处,比如……”

霍嬗听完后点点头:

“安排的不错,不过寻水之人给八县有些多了,不光是绿洲上要寻水,其他地方也要寻水。

这就跟我派了二十人去往各军中打井寻水,虽然他们驻扎的地方都有河流,但是也不能光靠河流,后半年水量降低怎么办?

而且我们这边的情况更加的严峻一些,绿洲上的这些河流,支持个把月不成问题,但是迟早有喝干的一天。

更别提还要地里浇水,水哪里来?要让他从地下来。

绿洲有四十就够了,剩下四十,三十派往各寻地小队,十名派往寻矿小队。

不光地边要有水源,矿边也是一样。”

钟干有些惭愧:

“主公勿怪,这是臣的疏忽。”

霍嬗摆摆手表示无妨:

“去安排吧!”

………

接下来的几日时间,找矿的找矿,寻地的寻地,打井的打井。

这地下的水资源确实是丰沛,这短短几日的时间,已经打了上百口井了,有三四十口已经出了水。

矿脉还没有找到,倒是已经在附近找到了不少,大概算下来,已经有个二三十万亩了。

不过这地界的地,那当然不能跟关中相比,关中你出家门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到田间地头。

与关中相比,这地方确实是远了太多,动辄十几里,几十里路程,但是没办法,这地方就这样。

先期就这样吧,后期慢慢的建立城镇,往地头搬迁。

其余的工匠,霍嬗也没有让他们闲着,十万斤的铁锭,霍嬗调出了五万,先行打造农具。

剩下的五万在没有找到铁矿之前,不能动用,军中要用,这数量实在是不多。

若是一直没有找到铁矿,那没办法,只能刀耕火种了,不过霍嬗觉得他运气一向不错。

军户们也没有闲着,一部分在工匠们的带领下打造农具,一部分在绿洲修建沟渠,一部分已经前往了找到的地。

虽然农具还没有到场,但是前期的土地平整,割草等事物还是可以进行的。

还有的在沤肥,这可是个好东西,但他虽然是个好东西,也不能一出来就用,那样的话火气太大,容易让粮食减产。

所以需要沤肥,也没有那么的复杂,挖一个大坑,然后撒些草木灰,用土埋起来,等自然反应就行了。

有两个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牛羊的肥,全都没有浪费,霍嬗让人全都收集了起来。

不光是绿洲这儿,几处大军,人马的肥,也全都没有浪费,不过却并没有运送过来。

运送来运送去的太麻烦,直接在当地沤肥就行,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找当地合用的土一混就能拿过来撒到地里。

开荒种地也没有那么的麻烦,先深耕一遍,把土翻来,捡一捡草耕除一除草,晒一晒大太阳养一养地。

等个十天半个月,把地再翻一遍,再晒一晒,然后就不用管他。

等到领种地的前两三日,把沤好的肥料均匀的撒在地里,然后在耕一遍,最后用磨平整一遍。

这个磨可跟石磨不太一样,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平板,一边有些跟爬犁一样的突起,主要用来平整刚耕完的土地。

期间不下雨可能还得洒洒水,不然粮种不能下地,不然都得死。

水也是有要求的,不能太碱,不过这片地下的水还是很不错的。

等土地湿润以后,就可以边耕,边把粮种撒下去,这一步耕多深要看种什么粮食,麦一要浅一点,土豆深一些。

最后平整土地,然后就是完活,再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