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九四节 该咱们吃大餐了!(4.3K)(2/3)

作者:命未康
高地观看起了战场。

此时的战场一片乱糟糟,非常的混乱。

但是如果你仔细的看的话,还是能看清一些。

大方向上,大汉兵马在前面四散开来往东这一整个面跑,走的也不是直线,有的往前跑,有的靠南,有的靠北,主要是在扩大范围。

匈奴兵马在后面四散开来,紧紧的咬在后面追,情况看起来对于大汉很紧急的样子。

而小细节上,大汉兵马时不时的放慢速度,等着匈奴兵马追上来,然后放个几箭,杀几个敌人,等快追到匈奴兵马的射程以后,又加快速度。

至于射程怎么把控,匈奴义从也是匈奴人啊,改换阵营可是没多久,匈奴人还能不清楚匈奴人的底细

保持在这个距离,一直射箭,跌倒的马匹就会拖慢匈奴兵马的速度,距离又重新拉开,然后又降低速度,拉近距离,一直循环。

而有的小队,还想从边侧绕到匈奴兵马的后方,然后看到匈奴兵马预估他们的路线,出动截路兵马以后,又调转马头。

而且你要想借着兵力包围我们,那我就不回头的跑,你追上再说,追上就让你

反正就戏耍。

整个战场就一个字,乱,很乱。

李陵看着战场,不由的在心中感叹:

大都督这套战术,还真适合他们。

这确实是霍嬗研究出来的一种战术,还是专门为有北军为骨干的匈奴义从研究出来的。

真正的游击根本就不是这样,哪有过万的兵马,四散成以什为单位,跟敌方数万兵马打乱战的。

小规模兵马可以,但是过万兵马这么干,风险太大了。

霍嬗也是把这个战术当成一个后备战术,能不用就不用,这也是命名七号,靠后的原因。

他也没想到,李陵会直接用出来。

李陵自己也没想到,反正脑子一灵光,就用了出来。

不过这套战术,现在看来非常的有用。

这套战术其实非常适合野性的匈奴人,而且还很合他们一贯的作战习惯。

没有大汉兵马那么的严格,匈奴义从将士们只需要听他们什长的命令。

让你跑的时候就跑,让你打的时候再打,让你追的时候你再追。

其他的,除了跟紧自己的队伍,其余的全凭他们自己做主,自由度很高。

不过对于什长这些下命令的人,要求非常的高。

因为他不光要注意自己的目标,还得时刻注意周围,因为很乱。

而这一战有此情况,也是李陵他前面做足了准备的缘故。

一追一逃,直接进入了状态,情况就简单了很多。

李陵也是魄力十足,也确实天才,当即选出了这套战术。

李陵也没有这么谨密的手段,这里面也有运气的缘故,碰巧了。

匈奴兵马的每一步动作,正好就走到了最完美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将领也渐渐的发现了不对劲。

死活追不上,敌人太滑溜了,但是己方的伤亡却越来越大。

按理来说,追击不该有这个结果啊,这他要是还没有发现,他就不配带这些兵马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已经迟了,从他们开始追击弩阵,就已经迟了。

不管是他继续追,还是转身撤离,他们接下来都会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惨败而归。

要不是李陵的兵马不足,他们大半都得留在此地,但随后的攻守易位,他们还是得留下大半。

他们追的时候都打不赢,逃的时候,死的人会更多。

虽然只是你追我赶,和我追你赶的差别,但是这个差别很大。

李陵砸吧了一下嘴,他总觉得嘴里缺点什么

而就在李陵这边边看戏,边吃东西的时候,二校与三校那边已经差不多完事了。

那边的情况可要比这边简单多了。

苏贤派来的二部四校援军一到,直接就对准匈奴兵马冲了过去。

只是一波,匈奴兵马直接溃散,就是这么简单。

随后经过短暂追击,共斩了一千多人,俘虏了近两千人,跑了一千多人就完事了。

二部四校一军司马,也就是一半兵马留下看管俘虏,剩下的直接向李陵这边支援了过来。

没有援军,李陵都觉得可以磨死他们,而如今有了援军,妥妥的了。

不过李陵在远远的看到来支援的援军以后,并没有让他们加入战场,而是派出传令兵,让他们在匈奴兵马往西的路上等着。

这个操作的目的就是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当然,李陵并没有把他们全留下的想法,那太耗费时间,也太耗费力量了。

他可没忘霍嬗交给他的任务,那就是拖慢匈奴大部兵马的速度。

他是想试试,能不能逼降他们,那收拾起来就简单多了,一个将士最多三刀的事情。

这还是有兵马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