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二八节 大汉从此不缺马喽!(4K)(2/3)

作者:命未康
不会超过一半。”

李广利直接试探着问道:

“那问问大都督?”

李陵点点头:

“可以,你下去整军吧,先不急着走,我问问大都督,若是可以,你明日再出发吧!”

若是李广利不要射声,今日他就可以出发了,但要射声,这个必须问霍嬗,所以正好问问李广利可不可以提前出发。

“那,末将告退。”

………

下午时分,八百里加急送来了消息,霍嬗看完了消息以后,嘴角微微勾起,心里已经清楚了李广利的打算。

在他看来,成功率很高啊,说不定真能让他干成,若是按照这个路子一直走下去,大汉就会诞生一名擅长突袭,迂回作战的名将了。

“准了,可以提前行军,李陵身边有三十射声,调二十给李广利。”

八百里换人马后再次向李陵军出发。

霍嬗骑在马上,眯着眼睛想着李广利的这次突袭。

现如今全军大部队刚出延城七十里地,延城距离温宿城差不多八百里地,这一路过去至少需要八日的时间。

今日已过,需要七日,但是路上扫荡耽误一些,牛羊增多,速度减慢一些,算十日吧。

而李陵提前出发,现如今距离温宿六百里地,所以说李广利明日出发,先到温宿,再到赤谷,这期间距离八百多里。

李广利的速度就算提到最快,除非他不惜马力赶路,不然每天最多不过一百五十里。

这速度估计也要跑死不少的马,但要是超过这个速度,估计剩不下多少马了。

所以他过去至少需要六日的时间,这是算上了温宿前往赤谷的路途艰难,路上可能有兵马阻击,加一点。

八百里回程就算个一日吧,所以李广利有三日的攻城时间。

所以霍嬗想的是,在他抵达温宿之前,是不是能够收到李广利成功的消息?

若是李广利能够做到这一点,那霍嬗就给他竖起大拇指。

十日领两万骑兵,奔袭八百里,灭一两万守军之城池,妥妥的名将战绩。

这时张安世凑过来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李广利第一次领兵出征,没有掣肘,肯定会想着做出一番成绩,他这人虽野,但是在奔袭上算的很细。

他要真想做出一番成绩,怕是要跑死不少的马匹。”

霍嬗回头一看,果然见刘据,司马迁等人一脸的心疼,霍嬗却哈哈一笑:

“哈哈,本侯一点也不心疼,有些现如今我军胯下这些马匹,再加上西域,我大汉日后,再也不缺好战马了。”

众人一愣,纷纷反应过来,对啊!

西域的马匹自不用说,确实是好,尤其是乌孙,好马更多。

虽然大宛的马更好一点,但是大宛的马真要用作是战马,还真就不如乌孙。

首先大宛的马,好马量不多,可以用作种马,但是真要大规模使用,还是不够。

乌孙可不同,大片大片的好战马,比现如今麾下将士这匈奴马可好太多了。

而且右谷蠡王麾下的这些将士的马匹,在整个匈奴相比,那都是佼佼者,人家不缺马种,代代改良。

有了西域这个地方,马种再也不缺了,众多的好马种可以送回大汉,一代代改良,培育出最好的。

这个是长远事,眼前而言,也不缺,打乌孙又多了一个理由。

刘据心中感叹良多:

“我大汉受制于马,有关马的政令这一百多年不知道颁布了多少,没想到还有不缺马的一日。”

众人纷纷感慨起来,霍嬗却撇撇嘴,一帮子人在这感慨个屁啊!

这一帮子人,包括他自己,从小到达缺的了马匹?

就算是日后参军了,也从来就没有缺过马匹,在马上面,唯一的烦恼就是太多了,不知道该怎么用。

要真感触,还要看那一帮子老人。

霍嬗其实是真没多少的感触,他从小不缺是个原因,天天在马厩晃悠是个原因。

而且他从小看老霍行军记录长大,一次奔袭迂回就是几万几万的死,而且刘彻和卫青等人从不说缺马。

他只是知道大汉缺马,但是感触真不深。

他现在憧憬的是,能不能把麾下这二十万的兵马,让他们一人一匹乌孙马。

也就二十万匹,呃,不太现实。

估计乌孙能够上战场的战马,也就三十来万左右吧。

西域诸国的牛羊马匹比例其实和匈奴差不多,相差的话也不太多。

一人三只羊,一头牛,一匹半的马。

像乌孙,六十多万的人口,马匹估计能到百万,不过能用作战马的不会很多,差不多三成左右吧。

战马这个东西,更新换代很快,有时候半年都用不到就废了,马蹄问题,关节问题啥的。

能够常年维持在三成,对于这些游牧来说那都是有着良好的系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