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二九节 赤谷功成(4K)(2/3)

作者:命未康
其是这种攻城突袭,要的就是一个突然性,更何况你还是骑兵。

突然奔到城下,就算敌方发现关闭了城门,而大汉与乌孙这个情况,两国未进战时,他们一定反应不过来,做不好准备。

抢的就是这半个时辰的时间,你告诉我将士们没了体力?你在开玩笑吗?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半个时辰攻不下来,那基本就算作是失败了。

敌方反应过来,滚石,檑木,箭羽上墙,城墙守备准备好,城门堵住了,你还怎么打?

李广利是野过头了,把匈奴将士当羽林用,到事后才反应过来,呵,迟了。

所以现在就看射声能不能成了,失败了,李广利觉得霍嬗绝对会砍了他。

呃,这个其实倒是不至于,这个赤谷城,打不打的下来,对于霍嬗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李广利不全军覆没,或者大惨败,那就都可以接受。

在霍嬗看来,只要赤谷城的这两万兵马没了威胁,那就都算是成功。

所以说,就算是李广利打不下来,也还可以,只不过就需要他带着这两万兵马守着赤谷城了。

后续的乌孙战役,就别想着参加了。

谷蛎这两万大军不参加,霍嬗心里也会很不爽,因为这两万大军不能就食于敌,需要消耗粮草。

所以说,突袭失败了,李广利被撸为一个小兵,那是肯定的了。

让你练兵,你也要做出一点成绩来啊!

所以此刻的李广利很焦急,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等着。

三十个射声,带着二十个射雕手,正向着城头摸去。

五十人来到护城河边,二十名射雕手在命令下瞄准了城头。

他们的射术虽然不如射声,眼神也不如射声,尤其是夜晚情况下,但是距离如此近的城头,他们百发百中还是可以的,不然也不能称之为射雕手。

二十名射雕手和十名射声弓弩上弦,警惕的盯着城头。

另外二十名射声,放下抬着的梯子,开始把两段链接在一起,随后把梯子立起,两人扶着底端,两人拉着顶端的绳子,往护城河上放去。

等到五把梯子都架好了以后,此次领队看着城头松了一口气,随后打了一个手势,包括他在内,五人踩着梯子往前跑去。

每个梯子旁都有一人按着,这五人过去以后,从那头按住了梯子,随后将士们一波一波的往护城河那边而去。

射雕手的身型也非常的矫健,并无出现情况,就跑了过来,领队又松了一口气。

若不是怕人手不够,他绝对不会带着这二十射雕手,他是真的怕这些人闹出啥幺蛾子,惊动了城头。

过了护城河以后,梯子就没再管,上城之时,不能再用梯子了,原因太麻烦,时间要紧,而且城头太高,梯子太短了。

领队一个手势,五十人分成两队,往两边走去,射雕手看不懂手势,但他们也不需要看懂,只需要跟着就行。

来到两边以后,领队和另一边的副队,指了指手下的十名射雕手,然后做出了一个弯弓瞄准的动作,指了指城头。

二十人都兴奋的点点头,他们都是第一次干这事,感觉贼刺激。

随后他们退后几步,把弓和箭摆放整齐放到地上,随后举起神臂弩对准了城头,一人负责几个月墙口,很有默契。

剩下的三十名射声,一边十五名,十名来到射雕手身后,六人盯着正面的城头,四人盯着侧面的城头。

城池都不是四方四正的,只要有点规模,这不管是哪里的城池都是一样。

就像华夏的城池,虽然大规格上都是四方四正,但是四个角,每个角都会有突出。

这个突出的部分,名字很多,角楼,翁城啥的,但它有很大的作用。

城墙直上直下,上面的人看下面,需要从月墙后露出身子,弯腰去看,会很危险。

这个翁城的作用,就是能够从侧面观察和攻击正面城墙的敌人。

赤谷城也不例外,也有翁城,既然有,那自然就得防着。

剩下的五人,取下腰间挂着的绳索和四爪钩,甩了几圈,往城头上扔去。

几人扔的都是豁口处,因为月墙后基本都有人,而且几人长度把控也很到位,免得有人躺平,勾到人身上。

至于他们怎么做到的,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就可以。

爪钩扔上去以后,扔爪钩的十人连忙紧靠城墙,其余人提高警惕。

等了差不多十息以后,众人才松了一口气,一个个相视无声的笑着,这防守真松懈啊!

随后盯着城头的人中分出十个将士,其余人智慧射雕手重新分派警惕的位置。

这十人跑到城头下拉住绳子,不让绳子晃动,扔爪钩的十人,扔下神臂弩,把绳子卡在腰间的卡扣上,开始咬着牙,蹬着墙往上爬。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人成功的爬上城头,先是站在月墙缺口处往里一看,果然就简单敌军一个个抱着兵器和弓弩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