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四三节 六郡,八十九县(4K)(2/3)

作者:命未康
“叫这个自然是因为交河城,至于不叫车师,是因为杜绝车师遗民心恋故国。”

霍嬗鼓掌,他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至于东且弥等地,四十一万的人口,就设置十五县吧,西化郡守府设置在东且弥正中央。”

霍嬗两人自无不可,西化郡这片土地,是把北方的那些小国的土地都包含在内了。

要说大小,那是一点也不小于伊吾那边,不过伊吾郡能一直向南拓展,但西化郡要拓展,就只能往西边乌孙走。

不过西化郡的土地,可要比伊吾郡富饶不少,主要是绿洲多,富饶的地盘广。

所以这十七个县,那都是实设,地广人稀也没问题,这边可是还有牧民来着。

安排完东且弥这边的土地,霍光开始继续说。

“接下来就是龟兹这片土地,人口方面十万汉人,右谷蠡王麾下部落匈奴人,不知子侯准备放多少在这儿?”

霍嬗思考了好一会才说道:

“那些匈奴属国的兵马不算,迟早打发回去,后面还有用的到他们的时候。

右谷蠡王部以及麾下部落的人口应当在三十五万左右,除过我们的斩首,差不多人口在三十万左右。

右谷蠡王部自己的人口,差不多在十万左右,剩下的都是麾下部落的人口,这也就是二十万。

龟兹的话,日后是西域大都督府的治所,而且也有汉人,日后对于匈奴人的影响也要大一些。

所以多放一些,那就一半吧,放十万人口。”

谷嗲  霍光点点头,然后说道:

“十万汉人,十万匈奴,就是二十万人口。”

两人再次看向了刘据。

“龟兹这个地方,要不就叫镇域郡吧,西域大都督府正好就在此地。”

“镇域军麾下,都是右谷蠡王部的兵马,他们我是准备安排在赤谷城的,这么一来,两军就得改番号了。”

“那……”

刘据迟疑了一下。

霍嬗和霍光两人紧紧的盯着刘据,准备看看刘据会怎么说。

没想到刘据只是淡定的一挥手:

“那就改呗。”

霍嬗和霍光两人眉眼带笑的对视一眼,随后霍嬗笑着说道:

“哈哈,行,那就改,那这边设几县?”

“西域大都督府所在之郡,那也不能小家子气,就设十县吧。”

“那接下来就是赤谷城以及乌孙的那千里土地,十万匈奴人口,十六万乌孙人口。”霍光继续说道。

“设镇西郡,设十二县吧。”

“最后就是大宛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地域很大,人口十万匈奴人,大宛人口三十万,此战过后,定能留下二十万。

所以臣建议设立两郡,一南一北,北郡西连康居,东连乌孙。南郡西连大月氏,东连休循等国。”

“行,那就设立两郡,北郡就叫贵山郡,设一十五县,南郡就连贰师郡,设十五县。”

霍嬗在心里算了算,六郡,八十九县,而且这六个郡基本占了西域地利最好的位置。

霍光直了直因为久坐有些不舒服的腰,然后说道:

“现在就缺官员了。”

霍嬗摆摆手:

“这个问题不大,等大宛此战过后,我会请陛下派遣六个郡守和一些官员过来。

至于县令,还有军事方面的将领,此战有军功之人非常多,择优取之就行。

现在土地划分说完了,说一下军事的情况吧!”

接下来的几个方面,基本就都是霍嬗独角戏了,他两只负责查缺补漏。

“首先是伊吾那边,三十万的人口,算我大汉边郡范畴,也没有异族人居住,所以设立郡尉就行,没有必要设置校尉府,都尉府以及都督府。

而且接下来,我大汉灭匈奴之时,伊吾此地的危险性大大减轻,因为我们得到了右谷蠡王的领地,堵住了匈奴西进的道路,伊吾和西化的压力大大降低。

但是西域新征,伊吾的地利位置很好,也是商路流通之地,武力方面,还是不能缺的。

所以我准备在此地立大军三万,不缺马,都是骑兵,农忙为民,闲时练兵。

至于农忙之时的驻守问题,轮换就行,这些轮换之人,其他将士帮忙就行。

虽然十比一的比例大了一些,但是此地是商路,问题不大。”

两人都点头同意了下来,没有什么意见。

“西化郡,先说交河两县,此地地理位置也极其重要,而且我大汉在西域南道上并未设立郡府。

西边的商队过来出了大宛以后,若是他们不愿走我大汉疆域交税,我们也没有办法。

所以此地也是极其重要的,咱们必须想个办法,让商队走我大汉的疆域。

而我的办法就是庇护,西域这个地方,那可是马匪横行啊!

东天山这边的南道我们不管,马匪势必猖獗,我要的就是要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