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以后慢慢解决,现在我军取得大捷,是时候传递到京城了,让朝野间知道我大明儿郎所创下的战绩。”
工部尚书马由桂,面露微笑的看向总兵官曹文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毕竟想要确保三镇稳定,那离不开朝廷的支持。
毕竟对建奴的战斗,是整个大明治下的大战,单靠一类人,单靠一个势力群体,那绝对是远远不够的。
总兵官曹文诏点点头道:“崇文说的没错,我现在就将广宁右屯卫重镇,被收复的消息传递回去。”
“让督师即刻遣派人手,将此战的所有战绩,悉数上报到京城,让朝野间知道我大明军队,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对于这些善后之事,工部尚书马由桂并不关心,毕竟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如何构建三镇整体防线,如何确保三镇的绝对稳定,是目下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错非是山海关参将马国藩,在山海关废址一带,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工部尚书马由桂,都想将其调遣到前线来稳定战局。
现在山海关废址未修复,屯驻在此地的大明军队,就是稳定京城,稳定朝局的重要所在。
当工部尚书马由桂,在广宁右屯卫重镇治下,思索这些问题的时候,广宁总督孙传庭,此刻则情绪亢奋的书写大捷的奏疏。
不管是阵斩六万余众建奴大军,还是收复被建奴窃据的广宁右屯卫重镇,那都是令人振奋的骄人战绩啊。
若是这样的大捷战绩,传递到京城上下的话,那必然会引起一场振奋的欢庆。
现阶段的大明社稷,太需要这样的大捷来提神了,如此才能确保屯驻关外的大明军队,能牢牢的顶在关外前线,确保建奴阴谋无法得逞。
“大捷,大捷,广宁大捷……”
为了能让这广宁大捷的消息,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京城地界,被遣派的边军将士,一路上飞驰而去,
期间途径的那些地方,也都知晓了广宁大捷的消息,这使得他们在震惊之余,一个个都涌现出阵阵喜悦。
当初在他们的心中,都给建奴大军再度来犯,表示非常的不看好,毕竟骁勇善战的工业派军队并未出战。
尽管说此前大明取得了一次次大捷,可外部压力不似此次这般大,而且山东布政司治下各府洪涝,使得朝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银子。
打仗打的就是钱财,缺少这最为关键的一点,如何战胜来势汹汹的建奴大军?
但谁都没有想到,工部尚书马由桂,在这等危急的情况下,坐镇锦州卫重镇,抵御这来犯的建奴大军,竟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出乎意料的收复了广宁右屯卫重镇,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
“大捷,大捷,广宁大捷……”
来报的边军将士,尽管身体已经非常疲惫,可在冲进京城的那一刻,他们迸发出最为高涨的热情。
为了让更多的京城百姓,能够第一时间知晓广宁大捷,边军将士从京城各门进入,朝着皇宫奔去。
“什么?刚才我没有听错吧?广宁大捷?工部尚书马由桂,居然率部战胜了建奴大军?”
“是啊,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啊,不是说工部尚书马由桂,这一次也束手无策吗?这广宁大捷又是怎么一回事?”
骤然听闻此等消息的京城百姓,在听到广宁大捷的时候,一个个皆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出来。
毕竟在工部尚书马由桂,前去锦州卫重镇期间,这京城上下可没少流传,此次建奴大军来犯,恐大明无法抵御强敌。
似这样的消息已经传开,在京城上下引起了不小的恐慌,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京城物价飙升。
面对不断飙升的物价,这进一步加剧了京城地方百姓的恐惧,但这却让一些群体借机大捞一笔。
“肯定没有听错,工部尚书马由桂是谁?那可是我大明的战神啊,哈哈,没想到我大明军队,居然取得了广宁大捷。”
“哈哈,这真的是太好了,建奴大军不会再威胁到我们了,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广宁大捷,也不知道这次工部尚书马由桂,领军迎战那该死的建奴大军,阵斩了多少凶残的建奴啊。”
但不过是刹那间,回过神来的京城地方百姓,那一个个皆流露出亢奋的神情出来,对广宁大捷欢呼雀跃起来。
有为自己的身家性命欢呼的,有为大明局势稳定欢呼的,更有为工部尚书马由桂欢呼的。
在工部尚书马由桂治理大明的期间,遇到过太多想侵袭大明的强敌,为此他率领工业派军队,战胜了一个个强大的对手,这使得其被誉为大明战神。
工部尚书马由桂,在大明地方百姓的心中,那就宛如定海神针般的存在,不管遇到怎样的危急时刻,最后定能力挽狂澜。
此前锦州卫重镇前线战局不明,这使得京城地方百姓,那一个个心中都惶恐难安,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囤积大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