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
皇宫。
“陛下,现在据前线所知晓的情况,在辽西之地治下也遭遇雪灾侵袭,导致大明边军损失严重。”
内三院范文程,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神情,跪在地上对皇太极说道:“这对我大清而言,绝对是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皇太极神情严肃的说道:“什么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大明遭遇了雪灾,难道我大清就没有遭遇雪灾吗?”
“仅仅是这次突如其来的雪灾,导致我大清国内多数地方粮食绝收,这个时候兴兵攻打大明边军,那不是摆明了损耗国力吗?”
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现在这辽东之地的气候是愈发寒冷,这让皇太极所统领的大清,生存环境变得是愈发恶劣。
不过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大清治下地域辽阔,且土地肥沃,虽说这些年治下人口不断增多,但粮食还是够吃的。
此次虽说大清亦遭受雪灾侵袭,但受此前所储备的那庞大的粮食,使得大清并未受到致命创伤。
大清国内的粮价,在雪灾侵袭期间是出现暴涨迹象,但随着皇太极强势干预,杀了一批肆意哄抬粮价的贪婪之辈,使得粮价不再那么的疯狂。
大清特有的八旗体制,并不仅仅作用在军事上,更在地方治理上也有显著的成效。
再加上这些年,皇太极在内三院范文程等一应汉奸的辅佐下,不断完善大清的体系,使得大清的动员能力极强。
“陛下英明,我们正是要跟大明进行国力消耗。”内三院范文程,对坐在龙椅上的皇太极恭维道。
听到这样的言论,皇太极眉头紧蹙起来,错非是其心中相信眼前这个奴才,对自己是忠心耿耿的。
就方才所讲的这些话,皇太极就能直接将其推出去砍了。
“你到底是何意?直接讲明就是了。”
“启禀陛下,根据奴才所掌控的情况,现在大明国库空虚,这使得大明边军麾下军械火器,迟迟都没有得到解决。”
“现在辽西之地有突发雪灾,虽说这突发的雪灾,对我大清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在陛下的英明决断下,危害已经被彻底扼杀。”
“然而现在的大明,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就是在辽西前线战场之上,再度出现新的战争,因为他们没有银子来支撑战争。”
皇太极眸中闪烁着精芒,脸上流露出亢奋的神情,是啊,虽说大清受到了一些冲击,但受到冲击更大的其实是大明。
现在的大明,根本就没有能力支撑一场战争,如果说在这个时候,对屯驻前线的大明边军发动战争的话,那失去的疆域将会很快收复回来。
“好,好奴才啊。”皇太极忍不住夸赞道:“朕此前未曾想到此点,不曾想你这奴才却想的这么深远。”
“此次若是对大明边军发动进攻,我大清兵马只需先攻打盖州卫重镇,警戒海州卫重镇。”
“如此一来的话,这实力相对较弱的大明边军,必然不是我们的对手,而到时在夹击工业派军队,那辽西前线要冲之地,就皆落入我大清手中。”
“到时大军挥师西进,想要攻破大明边军在去往辽西腹地的要冲之地,那么整个辽西之地,都将会被我大清兵马收复回来。”
考虑到辽西之地当前的情况,在考虑到大明边军的实际,结合大明朝廷国库空虚一事,皇太极在心中已然是推演出此战的最终结果。
内三院范文程拍马屁道:“陛下英明,此战只要能够成功收复失地,那到时我大清的兵锋,便可直接威胁山海关防线。”
“如此一来的话,大明的边疆之地,将会再度回归到此前那种戒备状态,这对大明的国力消耗,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啊。”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那向来比拼的都是自身国力,谁能在这场战争中坚持到最后,那就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如果说自身国力不足的话,那根本就不可能战胜敌国。
皇太极眉头微蹙道:“不过此战极为考验统兵大将的能力,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受此前接连不断的战败,这使得皇太极的心中,对屯驻前线的大明边军,那还是有着很深的忌惮的。
毕竟只要前线爆发战争,那该死的工部尚书马由桂,必定会统率军队前来支援,而这大明边军偏偏能够顽强抵抗下去。
这次大清既然要对前线发动战争,一旦大明知晓这样的情况,恐工部尚书马由桂必定会做出与此前一样的决断。
内三院范文程道:“考虑到我大清的心腹之患,在知晓前线这样的紧急战况后,必然会亲自赶赴前线坐镇指挥。”
“为了确保此战能取得最终胜利,奴才建议陛下,任命和硕睿亲王,来担任此次攻打大明边军的主帅。”
“有和硕睿亲王在,不管期间遇到任何突发情况,那必定能将其全部排除,最终达成陛下所设想的部署安排。”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必须要突显出领导的英明神武,即便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