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邓大海的烦心事(2/3)

作者:廖宅老农
“那怎么行,我叫司机送你。”

邓大海见司机小张发动了小车,便顺从地上了小车。小车调头慢慢驶出镇政府大门。殷方敏在后面大声喊道:“小张,你负责把邓区长接回来啊。”

到了红树湾,村口有一个情人酒店,此时正值初秋,旅游的人很多,酒店人头攒动生意很好。司机小张介绍道:“这个酒店是村长办的,说不定席局长在里面。不如进去看看。”

小张把车停好进了酒店,看到村长正在柜台招呼客人。他走过去打招呼:“村长,席局长在这里吗?”

“哦,小张啊,席局长正在钓鱼呐,你找他有事?”

“邓区长找他。”

“你是说邓区长来了?”村长瞪大着眼小声问。

“嗯,坐在靠门桌子边穿黑恤那位就是。”小张说。

“噢,这么年轻,就当区领导了。”村长有点意外小声说了句,从抽屉里拿了包不常抽的中华牌香烟,快步走了过去一边说一边敬烟“邓区长来了啊,欢迎,欢迎!”

“不客气,我不吸烟。”邓大海抱拳礼貌地说。

“席局长就在村子后面的水塘钓鱼,不远,要不你也碰碰运气?我这里有钓竿。”村长热情地说。

“不用了,我去水塘那边看看。”

村长从柜子里拿了个草帽,递给邓大海,“邓区长带上这个,太阳大,不然一会儿就脱层皮。

村长领着他翻过土丘即看到一口水塘,岸上有一把绿色的遮阳伞。村长说:“唔,席局长就在那儿,邓区长我就不陪您了,店里还有事。”

“好的,你去忙吧。”

邓大海下了土丘沿着水塘岸边的砂石路走近了遮阳伞。席品高带着太阳镜,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浮标。邓大海选了个地方坐下,没有惊动他。浮标剧烈地动了下。席品高快速地收杆,一条红脊背的鲤鱼浮出水面。他熟练地收起钓竿从吊钩上取下那条鲤鱼,鲤鱼不大约半斤大小,放在水桶里蹦跳几下,水溅了出来。

“席局长好有雅兴!”邓大海凑趣地说了句。

席品高询问地看了他一眼:“你认识我?”

“我来区政府上班不久,我们还没见过面呢。可我知道你是邓局长。”邓大海很随便地说。

席品高的表情有点古怪,眼里有几分警醒。他放下钓竿注视着邓大海说:“您是新来的邓大海区长?”

“嗯,正是邓大海。我去过您办公室,说您下乡了也就找来了。”

“怎么让您找到这里来呢。这个,这个,您打个电话给我嘛,我马上就回去嘛。”席品高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有点激动,他站起把帆布做的折叠小凳子收起:“走,工作的事回去向您汇报。”

“没事,没事,边调鱼边聊很好吗,农村工作方面的问题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席品高勉强地笑了笑说:“您来到这里我还有心思钓鱼呀,让你看笑话了,唉,以前农业局,粮食局都是县里最忙的单位,现在粮食局已经不存在了,农业局也被边缘化。我今年五十岁了,在农业局干了一辈子就等着退休。现在农业局也没什么事,每年坐在办公室报些摸脑壳的数字。在办公室闲的荒,有时候就出来钓钓鱼,上班时间是不应该出来钓鱼,第一次见面竟然在这里真不好意思。”

席品高收了渔具,邓大海帮他提了鱼桶,两人边走边聊。

“组织上分配我管农业和旅游,这两方面我都没经验,工作还得靠你们这些老同志。您是这条战线的老兵,希望您再接再厉,把我区的农业再上个台阶。”邓大海放低姿态,语气诚恳。

“是啊,我在农业局干了二十多年,大成绩没有,在农业转型上面小成绩还是有的,您也是亲眼看见的,现在的农民富裕起来了。”席品高听了邓大海几句恭维话,自我感觉良好起来。

“就我们全区的情况看,只能说少部分农民富起来了,上个月我去了五塘镇、来月乡、鹞仔乡,哪里还很落后,特别是鹞仔乡还有好几个村不通公路。这几天我查了一下,我们区这几年上面拨下的扶贫基金不少,怎么那里公路没解决?”

席品高刚才还感觉良好,就像一只被人吹起的气球飘飘然,听了邓大海后面的话,却像被人用针扎了一下,瞬间就瘪了。他很吃惊,邓大海来区里这么短的时间内,竟然把三个最偏僻的乡镇都跑了个遍。还真得刮目相看。他本想再叨叨他的那些所谓的‘小成绩’,他打住了,明白眼前的这位年轻的副区长,看起似厚道却是不太容易唬弄。

到了村口的酒店,正是吃放的时候,村长在包厢准备了一桌酒菜。村长作陪,殷勤地劝吃劝喝。当着邓大海的面,说席局长是个好干部,对他们村的贡献大。席品高似乎不太喜欢这种话,村长一说到这里,席品高就说:“喝酒,喝酒,”打断村长的话。

晚上回到家里,闲谈中与玛丽说起白天到荷叶镇的情况时说:“农业局长与自己不是一路人。”玛丽说:“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没头没尾的。”他就把今天去荷叶镇的情况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