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神世界,会随心神主人内心想法而改变。>
第一次进入逢魔碑的内心,宁凡经历了隆冬和苏春。>
第二次进入,宁凡所见万物,正值初夏。>
逢魔碑的心中,有山有海。>
宁凡行走在山路上,泥土湿润,空气清新,仿佛此山之上,刚经历过一场小雨。>
山花烂漫,野蜂在花丛中飞飞停停;几只蝴蝶不经意地停在宁凡的肩上,并不如何怕生,仿佛直接将宁凡认作了同类。>
“我在寻找此地主人,你们知道她在哪里吗?”宁凡对蝴蝶们问道。>
蝴蝶们没有回答。>
但却飞离了宁凡的肩头,朝山路另一端飞去。>
如同引路。>
“多谢。”宁凡。>
蝴蝶们飞得不快,于是宁凡也是缓缓前行。>
入山的路,越走越深。>
四周渐渐有了野兽出没的痕迹。>
一只年幼的红色小豹,在林间嬉戏,追赶着蝴蝶,却无论如何都追不上;一只黑色狸猫趴在树上,呼呼大睡,说不出的懒散。>
宁凡朝黑猫、红豹的方向各看了一眼,若有若思。>
不过并没有多作停留。>
继续前行。>
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忽然出现了一片竹林。>
竹林有路,曲径通幽。那路,乍看之下,像是由鹅卵石铺成的;待细看,宁凡才发现,这些石头并非是鹅卵石,而是…一块块破碎的大道。>
大道的碎块,失去了所有力量,如死,如灭,如长寂,不再散发任何光芒,如凡石。>
宁凡蹲下身,摸了摸地上的大道碎块。>
冰凉的触感,有一种凉意透过指尖,跨越漫长岁月,传入心头,如没有归期的别离,如断剑消散的寒芒,如过去与未来相隔的遥远。>
没由来地,宁凡的心有了一股说不出的情绪。>
那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
不待宁凡深究,他便感到眼前光芒一闪。>
待回神时,眼前哪有什么大道碎块铺成的石路。>
石路,已然消失…>
如昙花一现,仿佛不曾存在过。>
“那逢魔女子,不愿我探查这些大道碎块么。莫非这些大道碎块,是她心中的秘密,故不愿旁人窥探…”>
“我不请自来,进入她的内心世界,更妄图窥探她的隐秘。此事,却是我的不是。”>
念及于此,宁凡朝着竹林深处歉然道,“抱歉。”>
他能感到,竹林深处有一道目光,正看着他,应是那位逢魔女子。>
此言,便是对那逢魔女子言语。>
可惜对方没有答话。>
只有风声吹过,于是林中的竹叶开始簌簌摇动。>
“我可以进入这片竹林么?”宁凡接着问道。>
仍是没有回答。>
既无邀请,也无回绝。>
不过,根据宁凡对逢魔女子的性格推测,对方如此行径,大致便算是默许了。>
之前引路的蝴蝶,早不知去了哪里。>
于是宁凡孤身进入了竹林。>
林中有泉,是一眼灵气临近枯竭的灵泉:此泉之所以灵气枯竭,乃是因为泉水灵脉处,有人为破坏的痕迹。>
泉边有屋,是一间干净的竹屋,被疏落的竹篱环绕:篱笆旁,有一小块灵田,不过这灵田似乎荒芜了悠久岁月,除此之外,灵田本身亦有人为破坏的痕迹。>
屋内空无一人,也几乎没什么摆设,却有一股淡淡的女子香气萦绕,似是因为对方久居于此的缘故。>
屋外,泉水边,砌着一个石桌,石桌上,放着一个空茶壶,两个旧茶杯。>
岁月在石桌上刻下了斑驳的痕迹。>
桌上的茶壶与茶杯虽然陈旧,却被清洗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
“那逢魔女子刚刚应是在此地没错,可我一来此地,她便离去了。”>
“果然,此女仍是不愿见我。又或者,她其实谁也不愿见。”>
“不,不对。”>
“此地石桌上,分明放了两个茶杯,若她谁也不愿见,没有必要特意准备两个茶杯,这第二个茶杯,分明是用来待客的…”>
独处幽篁,终不见天,桌子上却始终放着第二个茶杯,如同,等待着谁的到来…>
微风不经意地吹过。>
宁凡的目光还未从茶壶茶杯上移开,原本空荡荡的两个茶杯,忽有一个,凭空出现了茶水。>
缕缕香气飘出,是宁凡不曾喝过的茶叶。>
茶叶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