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云母教导云芜做饭的时候就很头疼。>
她觉得云芜对做饭没有什么天赋和耐心。>
就连是男孩子的云帆都比云芜学得快,做得好吃。>
一开始做饭的时候十次下厨里面起码会失败五次,在云母的孜孜不倦教诲下,总算提高到只失败一两次。>
云母为此特别头疼,她是个传统的农家妇女,一向觉得女孩子就该勤俭持家,出得厅堂入得厨房。>
可是没天赋的云芜明显就不是这种人。>
她觉得云芜这样很难嫁的出去。>
所以不顾云芜强烈的反对,只要有空,都要她站在厨房旁教学。>
而食材处理,食物相克,火候问题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云芜被若之说得眼睛贼亮,意思就是说我马上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变成云母那样可以随意教导不听话女儿了?>
若之不太懂老祖宗怎么突然就那么开心了,“您听到了没有?咱们的社员要求一定要严谨,天赋一定是放在最前面的。”>
云芜按捺住得意,严肃回应:“你说的对,那就三个条件,天赋,会吃,能吃就可以。”>
若之:……>
云芜:“可是怎么算有天赋呢?又要怎么去判断天赋呢?”>
若之:我怎么知道啊?我不会做饭啊!不是只有您会吗?您还问我?>
可能是若之的眼神过于直白,云芜get到她的意思。>
云芜悻悻地说:“不然举行一场挑战赛,我当场教大家煮米饭,只要煮熟的就算有天赋吧?”>
若之觉得可,但是还有两个要求您预备怎么做?>
能吃就简单啦,只要当场将做好的米饭吃得到一定的量就代表他胃口好,能吃是福嘛。>
至于会吃,我会提前将比赛参赛者的作品进行评分,打乱后让通过前两轮的人去吃,判断分数跟我差不多的人就可以胜出。>
是不是过于简单了?>
云芜假装高深的微笑:“煮白米饭才是最难的基本功,很考验人的。你且看着!”>
云芜想起当初刚刚跟云母学做饭的时候,光是学煮米饭就学了两年。>
那个时候电饭锅还不是每个家庭都会有的。>
90年代,柴火饭才是主流。>
等等,说到柴火饭,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赛点。>
学会生火?>
31世纪应该没人会生火做饭了吧?>
不懂就要问,新能源那么多,为什么要用那么原始的手段?>
云芜觉得现在的00后一点都不懂得居安思危,万一所有的高科技一下子失灵了呢?>
你们就都不吃了?>
再说了,云芜一直觉得柴火饭才是yyds。>
若之觉得这几个考验下来,估计也剩不了几个人了,倒也符合,也不勉强。>
这个时候饭都吃完好久了,一整天下来,云芜觉得自己快要累死了。>
把脏盘子丢尽洗碗机就想洗洗去睡了。>
偏生若之还不放过她,“您等等,美食社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您定夺的。”>
云芜气成个蒸汽鸡,不是,一个学生的社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
不觉得很奇怪吗?>
若之并不想接云芜的这个话题,她自顾自地问:“社团的发展,您预备怎么走?”>
什么发展?>
刚刚说了美食社可不止是一个学生社团那么简单,它若肩负的使命很重,要大致有个初步计划才行。>
云芜头都要炸了,让它自由发展不行吗?>
我想睡了!!!>
那必须不行的。>
最后云芜还是根据国子监设想了大致的几步。>
首先以华清高校作为起点,最先开展活动以及社团的布置。>
等到头一批厨房小白学会基本功还有几道拿手好菜后便让这些同学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进行交流以及帮忙发展分社。>
全国基本达到校校都有美食社后就可以考虑到社会上面去了。>
首先也是在华清附近作为起点,试营业一家饭店,而厨房就由经过长时间学习择优而取的学生担任,由华清牵头,投入生产营业。>
云芜很有信心,一旦饭店开起来,肯定可以赚大钱的。>
诶,等等,我好像发现了致富密码。>
云芜嘿嘿一笑,让若之在计划书上面备注,等到美食社步入正轨后发展的饭店,她要占一定的股权。>
我可不是空手套白狼,这可是我的技术入股。>
云芜不觉得杨奉先会不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