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领着宁维则走在最前面,曹淳跟在师傅后面半步。>
其他的学徒三两成群,在后面亦步亦趋,还不忘交头接耳。>
“你们说,这姑娘是不是找了关系?”>
“咱们师傅平时对咱们要求多严格啊,怎么做个凳子就给过关了?”>
“就是就是,师兄说得对。”>
“我看啊也不一定,没听大师兄说她一下午就做出了一个凳子吗,想是手艺还不错。”>
“手艺不错的可多了去了,也没见哪个入了师傅的眼啊,你们说是吧!”>
学徒们在身后嘀咕,宁维则是听了个左耳进右耳出。>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前世在需要报出自己是清北毕业的时候,也总会惹得旁边的人或羡慕或嫉妒。对于这种程度的议论,宁维则还是挺习惯的。>
老头显然也听在耳中,暗中侧头打量了宁维则一眼。看她面色自若,老头也不吭气,只在心中暗暗思量着,这丫头应当是见过世面的。想到这里,老头更是故意快走了几步,抢先拐了个弯,消失在学徒们的视线里。>
师傅一走,学徒们不同的意见便也出现了。>
一个清脆的声音压住了薛三等人:“我觉得,宁姐姐是有真本事的。”>
“小叶子,你说什么呢?”薛三有点不耐烦,声音也大了一些。>
十三四岁的少年梗着脖子:“因为宁姐姐会写字!我娘说了,读书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你们,谁行?”>
薛三斜着眼,不屑道:“会写字就能是厉害了?”>
“韩公子会写字,隔壁的王秀才、还有举人老爷都会写字,你说他们厉不厉害?”少年叉着腰,仿佛会写字的那个是自己一样。>
薛三一时语塞。小叶子举的这几个例子确实都会写字,都是厉害的人物,没毛病啊!>
可自己的面子让小叶子这小子给折了,当着宁维则的面又不好下台。得赶紧想个说法。>
薛三的脑子正转着,宁维则已是不紧不慢地踱到少年面前:“小叶子,姐姐可没有韩公子他们厉害。”>
“可,我娘说的……”小叶子一下子泄了气,却还不死心地嘟囔着。>
宁维则及时地捞了少年一把:“写字是写字,厉害是厉害,这是两码事。不过,你要是想学写字的话,姐姐可以教你。”>
小叶子惊喜地抬头,眉毛快要凑到脑门上,眼睛黑亮黑亮的:“真能教我?”>
“能!”>
“可我没钱……”想到自己的学徒身份,还要工坊管着自己吃喝,小叶子的心气一下子又消失了,脸红了又白,嗫嚅着低下头来。>
“我不要钱。白教。”宁维则笑眯眯。毕竟就三个月,教人写字又用不了多少时间,还能跟一部分人搞好关系减少麻烦,何乐而不为?>
旁边几个学徒突然也激动起来:“宁姑娘,我们也能一起学吗?”“也教教我吧!”>
就当是在这个世界里体验一把支教了。反正一个也是教,两个也是带,宁维则自然是来者不拒。>
前世宁维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义工,在留守子弟小学里做过老师。就按教小孩子的方式来教,应该没问题的吧?>
曹淳此时再次发挥了大师兄的作用:“大家先不要吵!想学识字的,一会吃完午饭来找我报名。”>
说罢曹淳望向宁维则:“宁姑娘,我先看看有哪些人想学识字,再来安排地方,可否?”>
宁维则颔首:“那就麻烦曹兄了。”>
“行了,宁姑娘已经答应大家了,还在这傻站着什么,不快去吃饭一会连菜汤都抢不上了啊!”>
宁维则一边嚼着不算丰盛的饭菜,一边整理思路。>
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从三字经之类的开始教肯定是不合适,倒不如直接教点日常生活工作里能用得上的。>
木匠活要量尺,也会频繁地跟数字打交道,可以试着把阿拉伯数字带到这个世界里来。>
平时做工用到的一些术语也是要教的,好在这个量不大,可以师傅讲什么,识字就教什么。>
另外就是吃喝拉撒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能教多少教多少。平日万一记个账写个家书,多少也算有用。>
哦对了,还有名字。>
主意一定,宁维则开始专心吃饭。>
吃完午饭有两刻钟的休息时间,晚上下工之后也可以再抽两刻钟出来。这是韩师傅同意大家学习识字的时间段。>
纸笔虽然不贵,但也不是学徒能随意使用的。看上去这次还是韩师傅给了宁维则一个不小的面子。>
当然了,这其实是个三赢的局面。>
宁维则跟学徒们搞好了关系方便这三个月的研习;学徒们识了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