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区子铭,一个铁匠。>
我不知道是怎么从家里出来的,只记得那天我走的时候,柴房里一根柴都没有了,全都烧了个精光。>
后来,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终于到了县衙。>
县令是个好人,对我很客气,给我找了套干净衣服,又请我吃了顿热乎饭。可我让他去打海寇的时候,他却一个劲儿地推说衙役们不会打仗,只愿意派人去我们村料理后事。>
一股火腾地就上了头,我气得当场掀了桌子。哪来的后事?!村里的他们都只是睡了一觉,人可还好好的呢!>
县令也没怪我打坏东西,让人带我去休息。>
只是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一闭眼,娘和引娣她们就都来了。一定是白天睡了太多,晚上这才不睡觉,硬拉着我陪她们说话吧?>
不行,就这么干等着县令的安排也不是个事儿。引娣那天说朝廷的官兵路过村子,他们应该就是要去打海寇的吧?>
衙役们不会打仗,官兵一定会!>
明天一早我就出门,去找那些当兵的,跟他们一起打海寇!>
“娘,引娣,你们别吵,让我先睡一会。睡醒了我才有精神去打海寇呀。”娘和引娣都很讲道理,我说完,她们果然就不再吵了。她们只是静静地站在床边看着我,让我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问了县令,县令说那群官兵也去了桃渚山的方向。怪不得我去捡矿石的时候,一路上都没什么人呢。>
那边的路,我可熟着呢。很快,我就找到了那群官兵的营寨。>
可那些兵不知怎么的,好说歹说的,就是不让我进去找他们的头儿。我是来投军的,我要打海寇,怎么就不让我进呢!>
可没办法,我就只好在营寨门口扯着嗓子嚷嚷,想让那些当官的出来看看。>
倒是从营寨里出来了一个熟人。>
就是那个给我改名的怪人。他说他姓郭,叫郭建初,是鲁南塘将军的幕僚。此地驻扎的是便是大名鼎鼎的鲁家军。>
我也不懂什么是鲁家军。>
我只是想找个当官的,能让我去当兵就成。我要去打海寇。>
进了军营,我把村子里的人都睡下了的事情,讲给了郭建初。郭建初的眼睛红红的,嘴上嘟囔着什么风猴啊海波啊,都是些我听不太懂的话。>
他还跟我说,这是鲁南塘将军写的诗。鲁家军,就是专门打海寇的。>
郭建初跟我说,让我先在这里等等,他去跟鲁南塘将军汇报一下情况。>
去吧去吧,我没有在意他去做了什么。反正我已经进了军营了,应该很快就能去打海寇了吧?>
可没多大一会儿,郭建初又跑来找我,说是鲁南塘将军请我过去。我也没见过当官的,去见识见识也好。正好,还能当面跟他说,让我也加入他们的那个什么鲁家军。>
鲁南塘将军跟我想的不大一样,不像说书先生嘴里“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的好汉,反倒像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
郭建初带我进鲁将军营帐的时候,鲁将军正在写大字。我在营帐里站了一小会儿,他才把手上那张纸写满,还对着我晃了晃。>
晃有啥用,我又不识字。>
郭建初双手接过那张纸,给我念了一遍。>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见我听不懂,郭建初还特意给我解释了一下。鲁将军从很多年以前就有一个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他读了很多兵书,又不停地苦练功夫。鲁将军的愿望呢,其实很简单——他并不是为了做多大的官,而是希望以后百姓的日子都能太太平平的,海上不起风浪,再也没有海寇出来祸害百姓。>
没有海寇是好事啊。>
我当场跪了下来,求鲁将军允许我从军,让我去杀海寇。>
鲁将军同意了,让我加入鲁家军,却不让我上战场。他说,战士们用上我铸造的兵器,能杀更多的海寇。>
要不怎么说读书人就是会用脑子,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从那天开始,我就日日夜夜地铸兵器,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我就一直站在铸造的营帐里,手里永远握着锤子,没有一天例外。>
军营需要的兵器多,用我之前常用的那种炉子,根本铸不过来。我跟郭建初说了,鲁将军特意拨了一队人来,帮我建了个两人高、还能用大车拉着跑的炉子。鲁家军走到哪,那个炉子便拉到哪。>
海寇惯用的刀,一般是长五尺有余。他们双手持刀再配合上左右跳跃的步法,极难对付。我从鲁将军那里要来了几把海寇的长刀,细细研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