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邻河中游的滩头军营。
此时已经是午时了。
刚被搭起来的中军大帐内,阿虎端着一个托盘,将热气腾腾的食物,送到了彭克的案上。
“世子,请用膳。”
正坐于案前的彭克抬头看向了阿虎端来的膳食。
伙食还不错。
一条河里捞上来的巴掌长的黑鱼,一碗看着好像是用猪骨熬的骨头汤,汤内还放了几块剔骨肉。
还有一盘炒的非常青翠油亮的小青菜。
再加上一盘华夏军队从先秦时期就普遍当做军粮的,用大豆做成的酱。
两菜一汤一个酱豆小菜。
这就是彭克这位参将在战时的伙食标准了。
不能算是多么奢侈,但是至少还算是丰富的。
端起一碗江南产的白米饭,彭克呼呲呼呲的就开始消灭起了眼前的餐食。
一边吃着,彭克还一边不放心的问道:“士卒们都吃上热乎饭了吗?”
“吃上了。”
阿虎点点头,笑着说道:“后勤官宰了五六头猪,炖了好多锅肉汤,人人都有份。”
“伙夫们都在合计,下午组织辅兵们用渔网去河里网鱼,建州这边秋季河里的鱼真多,随便都能捞上千斤。”
“我们完全可以就地吃鱼获,肉类都不缺了。”
彭克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你也去吃饭吧,不用守着我了。”
挥手将阿虎也赶去吃饭后,彭克就尽情享用热腾腾的午饭了。
虽然这菜并没有多奢华。
但是在这远离大明文明圈数百里外的化外之地,能吃到热腾腾的饭食,对身心都是极大的安慰。
阿虎行了一礼后,便退出了大帐。
一出帐篷,阿虎放眼望去,目所能及的地方,看到的全都是正从帐篷里涌出,成群结队的士卒们。
这些士卒整齐有序的,以一个个千户为单位,各自列队前往用餐处。
军营的设立,是一门大学问。
越是厉害的将军,建立起来的军营就会越规范,制度越清晰,每一寸地都会被利用上,并且有不同的使用规定。
镇海营作为大明边军精锐,吴玄树和吕鸣自然是专业的。
在滩头布置的这一片军营,从天空上往下看,会发现帐篷的设立非常的整洁。
一眼就能看出哪部分是粮草、辎重。
哪部分是士兵们的军营。
哪部分是暗哨,明哨、营门……
简洁明了,横纵分明,但是却又暗藏杀机。
而且规划布局非常合理。
阿虎他们从帐篷中出来后,并不会就随意的在路上如同无头苍蝇一般赶路。
军营中,每一部分营区都有划出专门的走道。
士卒们就算是路痴不识路,只需要顺着走道走,就能够直达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根本不用考虑认路什么的。
而且这样专门划分出走道还有一个好处。
只要营地立的久一点,十几天后,这些道路就会被士兵们走的坚实无比。
在这根本没有什么人迹的荒野丛林中,能够有规整的道路,对军队来说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不管是集结士兵,还是突然有野人突袭,或者是遇到了下雨天有战事。
有一条坚实的道路,能大大提高集结兵力进行作战的速度。
往往大部分突然发生的交战,哪一方能率先整军集结出兵,哪一方就奠定了胜局。
为了能让军营内的走道都夯实一点,建营的时候,吴玄树和吕鸣还特意让借来的三辆蒸汽履带战车来压压路。
走在夯实坚硬的走道上,阿虎跟着人流,很快就走到了中军这边的用餐区。
不断飘出的饭香味,和伙头班摆出了食品摊子上传来的菜香味,诱惑着他的肚子咕咕叫。
阿虎连忙加入到了排队的队伍中。
排了得有五六分钟后,终于是轮到他了。
他连忙从旁边的竹筐中拿起了一个大碗,递向了伙夫。
伙夫倒是没急着给他打饭,而是先上下打量了一眼阿虎的穿着后,向他微微一笑,打开了摊子旁的另一个大锅,从里头打出了满满一勺晶莹剔透的白米饭,塞入阿虎手上的饭碗。
“够不够?”
看着眼前满满一大碗饭,阿虎连忙点头。
伙夫这才打开了另一个菜锅,从里头舀出了一段肥美的鱼腹肉,盖在了阿虎的饭碗上,再舀了一勺用大豆和肉碎末混合腌制出来的大酱。
这还不算完。
伙夫又拿起了一个竹筒,舀了一大勺肉汤,倒进竹筒中,拧紧盖子后,递给了阿虎。
“接着。”
阿虎愣愣的接过了温热的竹筒,心里疑惑不已。
他在军中并没有什么官职,应该和其他的士兵一样,只能吃掺杂着大豆的豆饭,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