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中午,三个娃娃不停筷,顾平也是连声称赞,大丫头的手艺,见涨,见涨啊!>
吃完中午饭,顾谨谣又背着背篓出门了。>
她还要去公社买油,继续收大黄米,顺便再去问问纪小安上学的事。>
纪小安十岁了,本来在上小学三年级,他爸死的时候刚好是暑假,后面又去卢家待了小半月,上学的事就耽误了。>
现在家里情况稳定,纪邵北也上班了,是时候让那小子回学校了。>
公社的小学就在油房边上,顾谨谣买好油将东西放下就去里面找了校长。>
上个小学,也没啥,交钱就能上,就是学不学得好就看自己了。>
校长的意思是,课是能回来上,如果不想留级的话,课业得自己私底下补一补。>
顾谨谣见过贴在墙上纪小安得的奖状,感觉他成绩应该还可以,就没有留级,交了几块钱将书跟本子领回来了。>
回到家,顾谨谣将纪小安叫到跟前。>
“想去学校读书吗?”>
“读书!”>
纪小安有些诧异顾谨谣问他读书的事,一想到她刚从公社回来,心下也有些猜想。>
他想去学校读书吗?>
自然是想的,读书、解题、得奖,受老师夸赞,那种感觉他很喜欢。>
可他走了,家里就交给她?>
纪小安瞄了顾谨谣一眼又一眼,最后小声说:“我去上学,家里你能看好吗?”>
顾谨谣:“?”>
这人的小脑袋瓜到底在想些啥!>
“你叔走这么几天了,这家里难道我没看好?做饭、洗衣、地里干活,难不成都是你做的?”>
顾谨谣揉揉他的小脑袋瓜,“胡思乱想什么呢,我是你婶婶,这个家以后交给我就对了。”>
一声婶婶,她的声调轻柔,面容温婉。>
纪小安愣愣地看着顾谨谣,突然就想起了多年前,那模糊的记忆里,曾经有个女人也用这样的神情对他说过话。>
“小安,在家乖乖别乱跑,妈妈去抓猪崽了,等到过年,小安就有猪肉吃了。”>
只不过那次她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
纪小安突然觉得心里发酸,眼泪吧哒直往下掉。>
顾谨谣觉得有些莫名,纪小安这小子,怎么哭了!>
她刚刚?>
也没说什么吧!>
顾谨谣有些慌,询问道:“你不想去上学?”>
纪小安摇头,“我想去。”>
“想去还哭什么?我已经帮你交钱了,下周就能上,连书都给你带回来了。”>
顾谨谣说着赶紧将藏在背篓里的书拿出来,结果纪小安这小子哭得更大声了。>
“你这孩子,怎么了这是?”>
顾谨谣真是弄不明白,刚好这时候顾平跟两个小的也过来了。>
萌萌:“小安哥哥,是不是,饿了?”>
牛牛满脸懵圈,然后看看纪小安抱在怀里的书,“小安哥哥不想去读书。”>
他以前就见过为了不上学撒滚打泼的哥哥姐姐们。>
这么多人瞧着,纪小安也不好意思,抹泪瞪了牛牛一眼,“谁说我不想读书。”然后抱着自己的书回房间里去了。>
顾谨谣:“别理他,不知道咋回事。”>
其实她也有点明白过来了,这孩子,感动了。>
就刚刚关门时,他回头看了自己一眼,里面充满了感激跟对亲人的依恋,只是那小子太倔,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感情。>
纪小安这一待,天黑了才出来。>
他的书已经用旧报纸包上了书皮,还写好了自己的名字。>
晚上帮顾谨谣烧火的时候,纪小安终是忍不住,对正在擀面条的顾谨谣说:“婶婶,谢谢你。”>
重生回来,这小子第一次叫她婶婶呢。>
顾谨谣心里乐开了花,表面却淡定得不行,她不想这小子脸红不好意思,只是轻声道:“想谢我就好好读书。你现在已经落下一半课程了,从明天开始得好好补,有什么不明白的到时问我。”>
她也是上过六年学的人,而且学得并不差。>
“我知道了。”>
从明天开始他不出去玩了,肯定好好学习。>
中午吃的猪骨萝卜汤还有剩,晚上顾谨谣就擀了面条,混着萝卜肉汤一起吃。>
因着顾平吃完饭还得回去,晚上这餐纪家一般吃得比别家要早。>
一家老小正坐在堂屋的桌前吃饭,院门口传来一些响动,一个扲着小包袱的高大身影推开木栏栅门进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