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驾!!”>
凌乱的马蹄声和脚步声连成一片,一只大军顺着滚滚黄河奔袭而来。>
沙尘漫漫,远处奔流东去的黄河之水,喧涛声在耳畔中响起,此地背靠山丘,前面是一望可尽的了了平原。>
“离灵丘城还有多远?”姬恒骑在马上,转头询问道。>
乐池的声音有些沉闷:“最快还有半天…”>
“前方的战况如何?”>
“根据前几日的消息,齐军挡住了三十万联军的强攻。”>
姬恒沉默了一下,以少对多的战斗他很了解。>
这么多年,哪次中山国征战都是以少对多,能够获胜,靠的都是有必死之心的血性,齐国的主将,不简单啊!>
但是那口气泄了,就败了。>
齐国不能败,如果齐国败了,中原再没有国家能够制衡魏国,要报中山的灭国之仇也就无望了。>
姬恒将手搭在了腰间的剑柄上,大声命令道:>
“让行军再快些!”>
“是!”>
“全军!急行!>
正在他准备叫全军加速前进赶往战场时,一片马蹄声从前方响起。>
姬恒愣住了,乐池也愣住了。>
那是一支约莫千数的骁骑,从灵丘城的方向踏马而来,这骑军领将远远看去,是一个黑袍之人。>
“那是,江先生?”乐池呆呆地问道。>
他与江寒在营中相处一个多月,对江寒的身影自然不陌生,随着一片的马声嘶鸣,骑军停在了中山军前。>
“中山公,乐将军。”>
江寒拉着自己身下的大青马,笑着看向二人。>
姬恒哈哈一笑:“一年不见,江先生风采依旧啊!”>
江寒拱手行礼:“我代齐国谢过中山公千里驰援的恩情。”>
姬恒随意的摆了摆手:“姬恒说过,墨家救国之恩,永世不忘。”>
江寒发出了一阵畅快的笑声,有时候,男人之间的情谊,并不需要多言。>
“中山公,这次我们的对手是魏武卒。”>
姬恒淡哼了一声。>
“早就想再领教一下魏武卒的锋芒了!”>
……>
公元前378年,夏,四月初六,中山国四万大军,悄无声息的在黄河西岸密林中埋伏了下来。>
四月初八,宋鲁合兵一处,八万大军,山呼海啸般向北开进。>
联军如同往常一样,再次来到齐军的营寨前骂阵。>
齐军大营的校场上,田午把手放在了腰间的长剑上,看着成千上万名紫衣皮甲的齐国士兵从营帐中走出,汇集成了一道紫色的溪流,在各级将校的指挥下井然有序的来到校场上。>
在昂扬的战鼓声中,洪流最终成为了四个巨大的方阵,各级军旗高高的竖起。>
四阵之中又分出数营,数营中又分数部,层层相叠,密不透风。>
田午一身戎装的站在校场的高台之上,披着一身铁甲,背上有一条紫色的披风,威严十足。>
即墨、莒、高唐、平陆、禀丘五位大夫站在他的身后,皆是顶盔掼甲。>
“诸位,援军已至,大破敌军的时候到了!”>
田午将手中的长剑高高的举过头顶,剑体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他的嘴里缓缓的吐出了几个字。>
“传我军令,大军出征!!”>
声音不高不低,充满了威严,让人无法抗拒,清晰的传到了每一名士兵的耳中。>
军阵中,无数甲士以剑击盾,以戟触地大呼。>
“大齐万胜!!”>
“大齐万胜!!”>
“大齐万胜!!”>
联军骂阵,田午压着齐军不让轻动也是有理由的,积怒而发,带到决战的时刻总会在气势上拔高一筹。>
数十万人的战争,有时候气势就是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只是一个怒还是不够的,还要让他们有底气。>
营外,中山、宋、鲁三国,十二万援军,就是他们的底气所在。>
……>
“杀啊!!”>
“杀!!”>
齐军军营的寨门大开,转瞬之间,紫色的洪流便撞上了四色海洋,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中,两军短兵相接了。>
联军士卒陷入了短暂的懵逼中,他们耳边的惨叫声此起彼伏,鲜血在他们的眼前飞溅,锋利的刀剑和枪戟不断的收割着战场上廉价的人命。>
齐军疯了吗?五万齐军,敢冲击二十万人的军阵?>
联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有些乱了阵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