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肆虐,大雨磅礴。>
下雨天也要生活,天明后张新吩咐仆人买回来可以长期保存的鱿鱼干和其它鱼干。>
除食物,还有一些可以直接穿在身上的动物皮毛。>
对于亲生老爹老娘,张新还是很上心的,担心他们在辽东吃不饱、穿不暖,还担心他们生病。>
一些常用药材也给他们备上。>
自己每天晚上的讲课备件也一起打包给老爹研读。>
两天后,风停、雨停,张四九和李海棠乘坐官船,沿近海北上,前往辽东上任。>
张新带着陈晴儿和郭文静到码头与父母送别。>
分别过程自然是不好受的,李海棠十分舍不得儿子,但就像张四九说的,儿子已经长大,邹鸟需要自己飞翔,要学会放手。>
目送帆船越行越远,张新在心里为父母祈祷,这个时间北方基本每天都在打仗或准备打仗,希望他们平安。>
“新哥,”陈晴儿落后张新半步,提醒道,“二丫来了。”>
回过头,二丫带着三个随从走过来。>
张新和她单独走到旁边,二丫悄声道:“公子,倭备司也在那片海上找沉船,我们没法打捞。”>
昨天郭春秧用他人名义抵押一艘五百料船给张新,拿到船今天准备打捞,没想到出这档子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荷兰炮船是备倭司、葡夷人合作击沉的,人家打捞无可厚非。>
不过,张新并不打算放弃,打捞不成,那就花钱买吧,总之火炮一定要有,这就好比婴儿学步,得先会爬,才能学会跑。>
心里这样想,张新对二丫道,“我去备倭司一趟,你先回去。”>
“是。”>
二丫微微一个万福离开。>
顺路把陈晴儿和郭文静送回家,张新步行来到位于南湾湖正北面的三司衙门驻地。>
说话,巡捕司五品正使洪九祥死后,数月过去这个位置一直空着。>
不知是不是错觉,冥冥中有个声音告诉张新,‘巡捕司永远不会再有正使入职’。>
如果是这样,这绝对是个坏消息,历史上葡夷完成对濠镜澳实质窃取,就是在总督张同鸣任期内完成的。>
心里乱糟糟想着事情,张新在备倭司衙门见到正使李存水。>
李存水军职为‘小都统’,下辖五百军人。>
其地位类似三国志游戏中那些叫不出名字,送人头的杂号将军。>
不过张新显然是小瞧了李存水,当得知他为购买正在打捞的火炮而来,脸色当场由晴转阴。>
“张公子,”李存水警告道,“念你年幼,我可以当作没有听见刚才的话,如有下次,某必定将你当成谋逆抓起来!”>
张新呐呐无语,他愿意花一千两买火炮,再花一千两行贿,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离开备倭司,张新感叹人生不容易,正当他打算去船厂看看赌徒大船工李杜斯有没有晒成人干时,与迎面走过来的郭春秧四目相对。>
看到他,张新第一感觉是——幸运。>
幸运郭文静不像老郭,个子一米六,体重却有八十公斤左右,比较胖。>
第二感觉是——恍然大悟。>
郭春秧名下有大船小船四十多艘,有七艘五百料大船,其中三艘装有火炮,虽说是射程只有一百米的烂铁炮,但在这个年代,妥妥的巨富象征。>
扯远,张新是想把老郭的火炮拆一台过来,也可以参考借鉴一下。>
心里想法丰富,表面张新老老实实朝老郭行躬身抱拳礼,“岳丈好。”>
老郭出行前呼后拥,包括那名曾经被张某人一巴掌打倒的倭人保镖,随从有十三四个之多。>
“你这是去哪?”郭春秧好奇问。>
“小婿正打算去船厂看看。”张新恭敬回答。>
“我也要去前山水道,一起走。”>
郭春秧看着比较胖,做事风格颇为爽利,说走就走。>
途中郭春秧聊天道,“台风天气,每次都会有一些损失,不知这次会损失多少船和物。”>
“岳丈。”张新好奇问,“您本人不出海,如何控制船队和手下?”>
郭春秧笑笑,聊天道:“或许文静没有跟你说过,我还有三个义子,他们是我从小养到大的孤儿;另外还有三个忠心耿耿大掌柜,他们都是我的手脚和眼睛。”>
“原来如此。”张新了解。>
“如果生意想要做大、做强,”郭春秧教导张新道:“最好是多生儿子,如果觉的小孩长大需要太久时间,还可以买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培养,七八年后就能替你出海挣钱;>
但是,也要防范义子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