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清的主动介绍,令文飞阳微微吃了一惊,嘿嘿,刚刚与自己争论的人,竟然是港岛武侠的作者金墉。
“你就是文飞阳?”
金墉的目光在文飞阳身上不停地打量着。
“我就是文飞阳,你有什么事吗?”
“电视剧上海滩续集的主题歌《万般情》是你写的吧?”
“是啊?怎么了?”
“我在港岛就对你的名字是如雷贯耳,因为有许多歌曲是你写的,想不到来到大陆以后,听到的流行歌曲大部分还是你的。”
文飞阳对金墉话并没有洋洋自得。
“查先生,你千万不要这样说,如雷贯耳这四个字应该是我对你说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你才是大名鼎鼎啊!”
“噢,你怎么知道我的本姓?你是不是看过我的书?”
“去年我的一位港岛朋友来京城,送给了我一套你的,我大概看了看,并没有仔仔细细的。”
文飞阳开始胡说八道了。
并没有什么港岛朋友送书这件事,而是重生以前他看过金墉的这些。
“我想听一听你对那些的评价?就算是咱们两个人之间交流一下看法?你尽管实话实说?”
金墉的要求,让文飞阳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面对面的评价对方的作品,这还是闻所未闻的轶事。
“你说一说,随便说?我就是想知道大陆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
金墉看见文飞阳不说话,就开始在旁边催促起来。
“好,查先生,那我就有什么说什么了,如果有得罪的地方,还请你不要介意多多海涵,或者咱们进行讨论?”
“你说吧!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不高兴的。”
“站在娱乐的角度,你的这些可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是,我个人认为,中的大多数人物形象均有很强的相似之处。”
“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以及《天龙八部》中的萧峰等。”
“你继续说下去?”
金墉听的是非常认真。
“可是,从艺术性上来讲,我认为就没有什么特色了,这些基本上都是一个套路,杀父之仇、绝世武功、打打杀杀,你死我活。”
文飞阳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他想看看金墉是什么反应。
果然,金墉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
“飞阳,你不知道,前几天上面可是对这些给与肯定的。”
沙清在旁边提醒了文飞阳一句话。
“时间是检验一切的真理,庙堂的态度是不会一成不变的,因时、因人、因事,这些都是不可预测的因素。”
“查先生,这一点我相信你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前些年,大湾那边对你的是什么样的态度,后来不是也发生了变化了吗?”
文飞阳的话令金墉刮目相看,他想不到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了解竟然这么多。
金墉的武侠在80年代之前,于海峡两岸全部都被列为了禁书。
自他1955年发表《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封笔的这些年,共发表了15部武侠,当这些在东南亚广为流传的时候,大湾却在大力查禁。
金墉最初进入大湾是在1957年,当时有书商盗印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三书,销售后深受读者的喜欢。
想不到,大湾于1959年12月启动“暴风专案”,先后查禁了404种武侠,其中就包括金墉的。
“颠倒历史,混淆是非,其毒素之深,影响社会心理,危害社会安全至大。”
这就是官方给出的理由。
后来金墉在大湾解禁,主要得益于两件事。
一是1973年金墉以《明报》创始人身份去访问,受到大湾高层的礼遇;二是得益于大湾出版人沈登恩的多方游说。
从此,大湾有了金墉授权的正版,但是这些的波折命运并未就此结束。
由金墉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被大湾方面封杀了,理由是书名与“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相近。
“查先生,你想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我觉得你是有些太想当然了,要知道,这里可不比那里。”
文飞阳知道金墉的,马上就要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不过,大多数的书都不是他亲自授权许可的。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重生之前的80年代初,金墉通过大量的盗版书、小报、杂志传到大陆,掀起了一阵武侠热。
盗版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是金墉根本就没有想到的,面对着层出不穷的盗版书,他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如果文飞阳没有记错的话,金墉的正版进入国内,需要等到1985年4月。
那个时候,《书剑恩仇录》在天津新华印刷厂完成了印刷,首印50万册,定价是4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