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乱啊!”
“镇北王自然也不能造福江山社稷,令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啊!‘
"镇北王所言极是!“
这个时候,程昱也是率先的出列,高声的说道:“若非托陛下的洪福,镇北王也定然不能研究出曲辕犁和水车这样的农作神器替天下百姓解决农耕问题”
“镇北王自然不能发现像土豆,南瓜这等解决天下饥饿的农作物“
戏志才和郭嘉也纷纷上前说道,这自然是避免不了先来上一句:若非陛下的洪福,只是说完这句话,后面都是对曹子安的夸奖和赞扬的声音,对于,天下和江山社稷,朝堂的贡献。
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道理和涵义。
“诸位爱卿!”
刘禹此时突然出声,随即的大声说道:“朕本来认为,朕是受命于天,该是重整江山社稷了,造福天下的黎明百姓。"
“然而,镇北王的直言不讳让朕幡然醒悟!是朕错了,错的还非常离谱!”
“以朕的能力,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起大汉的朝堂,更别说重整大汉的社稷和造福百姓。”
说道这里,刘禹的目光就凝聚在曹林身上,深深的长叹了一口气,重重的说道:“镇北王,这一些”
“其实,朕都知道的事情。”
曹林【我尼玛啊!你知道些什么,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你是不是得了大病啊!】
而且,你知道个什么鬼东西,老子是想要刷积分啊,你能不能就留给我一点时间用来刷积分啊!
等一会你退位让贤我还怎么开始刷积分啊!
我要是在继续刷积分,那就真的成为了昏君啊!
此时,看着刘禹一副正气盎然的表情,曹林当时整个人都变的不好了,忍不住撇了撇嘴角,拱手的说道:“陛下,其实臣并不是这个意思”
“朕知道!”
还没有等到曹林说完话语,就被刘禹直接打断了。
“朕实在是德不配位,不该冒天下之大不韪占据帝位。”
刘禹摇着脑袋长长的叹息说道,表情懊悔:“昔日圣贤有言,尧禅让王位与大贤者舜,而舜有让位与大智者禹。”
“而且,今天,我刘禹,为朝堂黎明百姓社稷,要效仿先贤,禅让这帝位与天下的大能者,亦是我们大汉的栋梁,社稷之砥柱,天下之福泽!”
这个时候伴随着刘禹的话语说完,在场不少的朝臣目光都看向了曹操的身上,但是,却看到曹操的目光看向了曹林。
“镇北王”
“听令!今天,朕就将帝位禅让与你,至此肩负大汉的社稷,为百姓造福。”
刘禹的话音落下,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神情各异,不少人都流露出吃惊的表情,他们似乎完全想不到最后接任这帝位的竟然不是曹操而是曹林。
唉。
此时,身披黑色蟒袍的曹林则是低声叹气,足足有一段时间之后,他才踱步而走。
一步一个台阶,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不急不慢的朝向刘禹身边走去。
当曹林走到了刘禹面前,刘禹从身后拿出了代表大汉最高权利的传国玉玺给到了曹林。
现在,就是连曹林也开始忍不住强行的倒吸一口凉气,双手捧起了传国玉玺,心中则是百感交集。
真的,万万没有想到。
这创国玉玺,居然过来数年的时间,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手中。
多少人为这个传国玉玺丧命,孙坚,袁术都是因为贪恋。
唉,曹林内心想着,这给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还有可能为此附上代价。
呼!
曹林紧接着又开始长长的叹息,然后转身面向堂下的一众文臣武将。
“臣,曹操拜见陛下!”
关键的时候,曹操率先开口,大声的参拜曹林。
然后,整个大厅之内,所有人都开始响起来参拜的声音。
“臣,拜见陛下!”
“末将,拜见陛下!”
一声声参拜之后,就看到曹氏的一众宗亲曹仁,曹洪,夏侯惇等人眼底之后流露出激动表情,他们这几十年的舍生忘死,为的不就是这一刻时间吗?
“我,曹子安!”
“感谢诸位爱卿爱戴,顺应天恩,进此大统!”
“立国号为魏!”
“定国都许昌!”
曹林的话音落下,安静的大殿之中充满了长长的感叹声音。
果然,大汉四百年历史最后还是沉沦了,虽然,他们内心之中都能想到有过这一天,可是,内心之中还是有一丝丝的惋惜。
“陛下,圣明!”
“镇南王曹操统筹尚书省,总领百官,行监国之责!”
其实,不管荀彧回不回来,这尚书省都是应该丢给曹操统筹的,至于什么监国之责不重要的,反正曹林压根也没有这般想要搭理大魏上下的繁琐之事。
“臣领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