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4章:一切都好似在做梦(2/3)

作者:了了而立
读懂其中的涵义,但是在我看来,这首诗上半阙应该是不存在太多的寓意,不过这首诗真的很值得品读,即便是上半阙没有太多的内在的涵义,但仅仅是这些极致的辞藻,这些华丽的语言文字就不是谁都能够去写的出来的,更不是谁都能够去品读的出来的,这个就是真正的文学修养,一种深层次的底蕴,在这点上至少我是自愧弗如的,若是让我尽全力,花大力气去描写的话,那我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能像王周那边轻松随意的,我还是很难做到的,这点我是不得不承认的。这还是上半阙,至于下半阙……我是真的无法做到,这点我也不得不去承认,这就是王周的底蕴和在文学领域的造诣……”许锦凯说的很真切,也表达的很透彻。

许锦凯完全就是敞开心扉的在表达自己的态度,他不是为了借此来推崇王周,而是因为他真的觉得王周确实是如此的,所以他才会是这般表态的。

“下半阙……王周在描写那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古代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王周所写的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人,但却总是踪影难觅,甚至是他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就在他打算放弃的时候……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这中意境真的让人瞬间感到热血沸腾,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这种的感觉,也都甚至是能有这种感觉的,甚至是相似的经历……”许锦凯继续表达,他要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进行剖析,不断地剖析,继而真正的将其中的内在涵义分解。

其实许锦凯猜到这是王周用这首手法来表达他与许青竹的相遇相知,网友了十几年,却一直没有那种情愫,只是当做另一半的倾诉对象,却不知不觉中他俩的灵魂已经贴近,两颗心其实已经交融在一起,只不过之前都有所不知,但是……在某一个时刻,瞬间的机会让他俩都意识到一点,其实他们心中早就有了对方,只是自己却不自知罢了。

许锦凯正是知道王周和许青竹的过往,所以对这首歌的那种感觉和理解就更加的丰富起来。

网友们也都开始点赞。

“不愧是是王周老师的老丈人,对王周这首诗的剖析,对王周本人的剖析,都是极具到位的。”

“许教授不愧是帝都大学文学院的支柱,这种文学的修养可不是谁都能比的,这种对诗词歌赋的领悟真的让人佩服。”

“你们说王周老师和许教授会不会在之前就曾一起探讨过,所以……”

“楼上你他妈的脑子有病!”

“楼上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楼上你他娘的脑子瓦特了!”

“……”

那个猜测王周和许锦凯曾提前沟通过的网友瞬间就被万千的网友给骂了一顿,直接骂成了缩头乌龟,直接就不敢吭声了。

网友们对王周和许锦凯都是极具赞誉的,他们对王周和许锦凯都是很肯定的。

“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在王周写到蓦然回首,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说实话我都不得不佩服王周,他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你们说对不对?”许锦凯继续写下去,他在微博上一段段的去表达。

而网友们也都跟着许锦凯的节奏去品读整首诗,一句句的品读,一句句的领悟,都是那么的极具色彩和灵魂的导向,这就是真正的好诗。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处……这句话简直就是绝绝子,绝绝子……佩服。”许锦凯也不断地念叨着,这句最后的点睛之笔给人一种灵魂的洗涤,这是一句绝对的点睛。

“其实我在没有看到最后的时候,我总觉得前半阙真的就是没有太多的意义,只不过是景色的描写,这首诗也顶多算是一首普通的辞藻华丽的叙事诗,整首诗没有跌宕起伏,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情感蕴含其中,所以……我觉得这首诗将王周的档位拉低了,却不曾想,他在后面这半阙中却写出来如此经典的诗句……我真的是陶醉其中,一遍遍的品读,一遍遍的去感悟……都是能从中体会出无尽的力量和蕴含的一些人生的态度。”

“说实话我很自豪,能够有王周这样的女婿,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青竹是配不上王周的,但是我也是最希望他俩能走在一起的,毕竟我就是他的老丈人,他就是我的女婿,那得是多么自豪的事情……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我很自豪,也很骄傲……我现在几乎逢人就在炫耀,我有王周这样的晚辈做女婿,我真的很开心,也真的很骄傲……我很自豪。”

许锦凯说的都是心里话,他确实是开心,每天晚上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