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笑着招呼道:“季兄弟,快来坐,我有一事要和你商量。”季宗走了过去,转念一想,戚将军以严治军、铁腕带兵,自己原先替他练兵当教头时也知道,现在只是因为黄大哥是自己人就心生不快,是自己的不对了。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许多。季宗坐了下来。戚继光说:“其实你黄大哥刚才问的问题,正是我想要找你商量的。”季宗知道戚继光凡事都有主见,他虽是询问,但心里可能已经将这问题都想好了。季宗说:“你有什么打算?”戚继光说:“我决定征求那五百兵士的想法,愿意跟我的我自然欢迎,愿意转到别营的我会协调,愿意还乡的发给遣返费,你觉得怎么样?”季宗说:“为什么不将那五百人都留下来?他们都是经过训练的,又有实战经验。”戚继光说:“我昨日听孙副将说,这段日子里,那些亲兵里已有人心生退意,原来他们都是勇猛之士,若心生退意,说明其胆已夺,留下只会日后影响军心;再者,做何事需官兵心齐一致,方能无坚不摧,若以铁腕硬留得他身,于兵于军都不见得好!”季宗不住地点头,说:“你说得有道理,那就这样安排吧。”戚继光站了起来:“好,那你就陪我去那边营地一趟!”季宗陪戚继光来到了旁边营地。那五百老亲兵见是戚继光和季教头过来,纷纷围拢过来,最后整齐列好了队。季宗心中暗暗点头,嗯,你看就剩了这几个人、这地步,你看这素质还这么高,证明戚将军带军有方,当然也有自己当初严格训练的功劳。想到这儿,心里也有点儿小得意。戚继光站在队伍前面,威严地扫视了全队一眼。戚继光说:“岑港一役,主责在我,与诸位将士无关。胜不骄,败不馁,只要倭寇还在大明的国土上横行一日,我戚某人但凡没有战死,还有一口真气在,自会让他们暴行血来偿!”戚继光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放缓了些语气:“诸位跟着我连续几年征战,人非铁打,或都身心俱疲,或家人倚门相盼,或身上带伤,我现在也募得了三千新兵,兵源足够,有愿意回乡的,出队往北站成一队,我明日即发给遣返费,自可回家与家人相聚。”戚继光话说完,下面的这些兵士心里可就各自活动开了,军纪规定不能说话,一个个与左近的人用眼神表达、交流。这里面有好些人其实有这样的想法,当初大家来戚继光手下当兵,是图的他饷银比别的营高许多;后来跟着他,敬佩他的为人,心里都有一股猛劲儿,饷银多与少倒不想那么不多了,只知拼命杀敌。这次见死伤了众多平常在一起的兄弟,夺了胆,贪了生,就又有了另外的想法了,想着背井离乡,又拼了性命,就算饷银多了点儿,命都没有了,还要那身外之物做什么。先是有一个人出队,站在了北面。有一个带头,别的人也就不顾忌了,陆陆续续的走出了许多人。列好队,季宗大概估了一下,有一百一十几人。戚继光点了点头。他说:“还有,等会儿新兵就会开始为期三月的训练,你们中间有想转入他营的往后出队,我会和别营将官协调好的。”有这样想法的兵士也有好些,他们既想要一份比种地多的收入,又不想再过以前那种打打杀杀、朝不保夕的生活,如果能投到别营去,打仗走走过场,倒也是个好选择。又有好些人退到了后面另站一队。戚继光说:“好,出列的两队,你们这几年随我戚某人征战沙场,戚某人感激不尽,你们暂且各回营帐。”那两队兵士自各回了营帐。眼前只剩二百三十几人。戚继光知道,留下的二百余人才是真正的胆未夺、勇还在的猛士,愿意真心追随他杀倭至死。戚继光心中有些感动。他扫视了一遍这些人。戚继光说:“好,愿意留下来追随我抗倭到底的,日后戚某人若得寸功,必不敢忘诸位的功劳!”戚继光叫过一个百总,让他挑两个兵士做他的贴身亲兵。他不用亲自去选,他知道,在剩下的这二百人中随便选两个都会是可信任、忠诚的亲兵。其实这两名亲兵并不是专门来护卫戚继光的,而是常跟随戚继光身边,随时可以传令、唤人的。那名百总选了两个兵士,那两人出列,过来站到了戚继光身后两侧。戚继光对众人道:“诸位,从今天开始,你们身上有职位的暂且忘了身上官职,只当自己是一名新兵,待日后根据各人表现,会另有安排!现在都回各自营帐取了军械,到南边原营地集合!”戚继光和季宗往回走。戚继光吩咐跟随的一个亲兵:“传令于孙副将,命他集合新兵,准备集训!”那名亲兵跑步而去。季宗笑着对戚继光说:“戚将军,我刚将你说的那些话又想了一遍,你刚不先说愿意追随你的出列,而是宽仁有加,先让那些想归家、愿到别营的出列,这样让他们觉得你有严也有仁,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是这样吗?”戚继光笑着说:“是这样,如果我要先说让愿意继续追随我的出列,只怕有好些人碍于面子,或不忍拂我意留了下来,确是我这样故意安排的顺序!”季宗笑说:“我分析戚将军也是这样故意安排的,没想到戚将军这样深谙人的心理,又被我学到了一招!”戚继光哈哈大笑:“武不能学到你的,文你却可以学到我的,那我岂不是吃亏了!”季宗也笑了。三千五百余人的新兵在营后空地集合完毕。虽然孙副将还强调了队形,但是站得依然不是很齐整。戚继光走在了最前面,两边是季宗和孙副将,后面是戚继光的两名亲兵。戚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