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四六章 最知已的往往是对手(1/2)

作者:旭的天空
胡宗宪的乌纱帽又稳稳地保住了。

因为这次交战于以往的交战,汪直的人马是全国关注的焦点,最主要的是朝庭关注的焦点。

所以昔日的抗倭,是胡宗宪的部下四处出击,而胡宗信只是稳坐提督府衙,静候战报而已。而这次他亲自带领麾下进行作战。

胡宗宪用此战表明了他的立场,表明了他的能力。

他刚将现在的形势和此次战报写好奏章,派人送往京城,随后就收到了朝中的公文。

关于这次交战,朝庭已经知道了。

这次怎么消息这么灵通?指示这么快?胡宗宪在心里想,你们也有这么高效率办事的时候。

公文里指示,此役功莫大焉,直兵马仍聚啸舟山岛礁,宜设法歼之,直暂好生看押,使其余众投鼠忌器。

胡宗宪在心里冷笑了一声。看汪直被抓,手下并没有象想象的树倒猢狲散,就暂不杀汪直,拿其做人质,问题是你们出尔反尔,人家会相信你们放了汪直吗?

小乔在学堂,每日心思只用在练武上,好在他聪明,稍用心思在学业上,先生所布置的功课都能应付过去。

于红拳和破空刀法,小乔虽是日渐纯熟,只是拳法和刀法要在对练中方能见招应变,才会悟各招之用法和妙处。小乔从黄通那里也知道这些,但现在黄师伯在外打仗,无人与他喂招。上次与那个高班生“对练”挨了板子,现找同学对练也不能,就算先生不打板子,也怕小乔出手过重受伤啊。

走木箩练轻功更有挑战性,小乔不觉在这上面用得功更多一些,半年的时间,小乔又去掉了三块石头,木箩里只剩五块石头了。

腿上的沙绑腿时间长了也破了,小乔又花了十几文让镇上的裁缝又做了一条,嘱他加大了一些,各能装六斤沙子。

少年心贪性急,小乔晚上临睡前掏出《达摩一苇心经》翻阅,想,黄师伯也说了,他练得是外家功夫,中间的练气心经属于内家气功,自己练轻功也属于内家功,既如此,气功心经在书前,轻功练法在书尾,自然是练了气功心经有助于练轻功。

小乔的想法是对的,但却忘了黄通叮嘱他的话。黄通曾告诉过他,通过走木箩、睡条凳等方法练轻功,虽说是练得是内气,但通过的方法是外练,所以循序渐进很安全。而练气心经练得是体内无形之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一个良师带路指导,往往会气岔阻凝,轻者残废,重者走火入魔。

人若一门心思钻到了什么里面,自思想上不由自主地选择性地只想那些好处,而于那些危险性就滤掉了。小乔的脑子里也闪过黄通说过的话,但他告诉自己,黄师伯是练外家功的,对内家气功不通,先生不是也说过“不通则涩”吗,就是说,不懂得那一门,就会觉得晦涩深奥,懂了也觉原来不过如此。黄师伯恐怕也是这样。

有了这样的想法,小乔就开始研读练气心经的章节,一看之下虽是简单的文字,却是“不通则涩”,什么丹田、鸠尾、天突等等,只看得云里雾里,任想象也想象不来。

小乔就去请教先生,先问先生“膻”字怎念,是何意思?先生一解释,小乔更不明白了,原以为知道了膻字意思,膻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却发现并不是那一回事儿。隔天又问先生玉堂是什么意思。终于先生起疑了,因为这天小乔又问巨阙之意,阙意先生明白,一为通缺字,缺失之意;再则为皇宫两侧瞭望之楼,诗中常以此代京城。但是巨阙这个词他从未听说,难道是巨大的宫殿?先生又连想到这段时间所问的膻中、玉堂、天突等词。先生虽不通医理,但是中间有几个也知是穴位名词,这才恍然明白小乔这段时间所问竟全是医理穴位,这巨阙不用问也是。

先生沉下脸来:“乔真,你可是想学医理?”

小乔一看先生沉下了脸,不知道“巨阙”这个词怎么啦,竟惹先生生气了,见他问自己,一想学医也不是什么坏事,想来不会惹先生生多大的气,遂顺杆子往下溜:“是啊,先生,觉得将来学医治病也挺好的,所以就找了一本医书闲来翻阅!”

先生说:“识文断字为本,四书五经为首选,学得满腹经纶,将来为官上报君王下理百姓,这方为上上之选;既使未能学得锦绣满腹,不能中举,至少可修身正心、养得方正之气,到时再选教授或行医之业,也未为晚也!”

在先生心目中,最正经的路途就是学好习,参加科举、金榜题名,做官是最好的出路;若科举不中,其次才是当先生教授学生、行医治病救人为上选。再其余的农工士商,一个比一个低,不入流。所以先生虽沉下脸来教训小乔,但是感觉他想学医,“沉沦”的并不算深,所以也只批评批评而已。

小乔嘴上应“是”。心中却想,噢,原来这些名词都跟行医有关啊!

镇上有一个王郎中,看病手段倒也高明,在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小乔想请教他定能知道,只是这郎中不是先生,没有病轻易不肯接见于你,就是有了病没有银两也不能够见面,更何况去了空口白牙地请教人家问题,自然是见不到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烈女 落难姐妹花 三国骑砍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重生大首富 罪全书全集(《十宗罪》原著) 三国之袁家天子 暴富从摆地摊开始 献祭99次的我无敌了 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