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八十八章渡河(2/3)

作者:四国军棋
起来。

是啊,晋军不渡河又能如何?背水一战吗?但那也要看吴军给不给他背水一战的机会。

若是他留在黄河边上不急着渡河,却想着与吴军决战,那吴军完全可以不理会他,深沟壁垒守住防线,然后慢慢等待后续援军的到来。

以吴军目前在郓州附近的兵力,若是有足够的时间,甚至集结近二十万大军都不是问题,到时候就算晋军背水一战,难道他还能一举击溃二十万吴军不成?那根本不现实。

此外,晋军这次渡河原本的计划就是快速突袭取胜,所以携带的粮草辎重并不多,只够大军几日所用。

若是在黄河边上停留太久,吴军根本不用进攻,只要慢慢围困就能将他们困死。

所以晋军如今是没得选,只能迅速渡河;而迅速渡河的话,就必然会给吴军半渡而击的机会。

想明白这些后,众将的心情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杨渥却脸色一沉,肃然道:“不过诸位将军也要当心,局势对咱们虽然有利,但若是诸位轻敌大意的话,依旧有可能遭到大败。在如今这种情形下,诸位将军务必保持警惕,不能有一丝懈怠!”

众将连忙收敛笑容,神色郑重道:“末将等孟浪了,请大王恕罪!”

杨渥摆了摆手,道:“不必了,诸位都各自回去吧,做好自己的指责,只要大家都尽职尽责,此战我军必胜!”

……

打发了众将下去后,杨渥立即带着侍卫,还有杨琰等人,一同在营地里巡察起来。

正如吴博所说的那样,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将士们恢复得很好,此时神采奕奕,显然士气非常高昂。

不久,斥候传来消息说,晋军已经开始行军了。

得到消息后,杨渥也传下命令,让大军尾随出发,依旧保持着二十里的距离缓缓前行。

等到中午的时候,晋军终于抵达黄河岸边。

晋王李存勖亲自登高远眺,只见前方河水滔滔,自西向东滚滚流去,在午时阳光的照耀下,泛起点点夺目光斑。

望着身后士气低落的大军,李存勖脸上满是阴沉之色。

三天前,他率领大军在这里渡河南下,那时候三万五千精锐大军,一个个都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目光中充满着对战斗的渴望。

而如今,三天时间,仅仅是三天时间,他重新回到这里,带领的却是一支刚刚打了败仗,正惶恐不安的军队,他们脸上充满迷茫,目光中带着恐惧,让人难以想象这就是三天前的那支不可一世的大军。

在这一刻,李存勖无比的想念一位老将,若是那位老将此时还在的话,或许他会劝住自己,不会让自己冒险,以至于陷入这般惨状吧?

可惜早在三年多以前,那位忠勇的老将便在胡柳陂一战中阵亡了,与他一同阵亡的还有大量的晋军精锐。

而那一战之,同样是因为李存勖冒险渡河,想要突袭梁军才引发的。

如今同样的冒险,导致了同样的惨败。

不过三年多以前的那一战,晋军虽然败了,但在最后关头他还是率领骑兵反击,终于击溃了梁军,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惨胜。

那么如今这一战他还有机会惨胜吗?

李存勖看了看身后大军一眼,又将目光投向了远处,在那里,吴王杨渥率领的大军已经尾随而至,却不紧不慢的保持着距离。

当晋军停下时,吴军继续缓缓前进了近五里,当双方大军的距离拉近到十五里左右时才停了下来,然后开始挖掘壕沟,布置防线。

见此情形,李存勖不得不在心中感叹道:“果然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正如同杨渥预料的那样,此时的李存勖根本没得选,只能立即渡河,否则等到吴军援军集结,他们面临的局势将更加困难。

当然,即便决定要立即渡河,但也要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必须留下部分兵力断后,为大军争取一线生机。

而且这断后的军队不仅实力要足够,要能够挡住敌军,且最好是自愿才行,否则大军尚未渡河,断后的军队却已经被吴军击溃了,那种场面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

“诸位将军,此时的局势不用孤多说,大家都很清楚。孤需要有人留下来领兵断后,不知有哪位将军愿意承担此重任?”召集众将后,李存勖沉声问道。

众将一片沉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大家都不傻,现在这种情况下留下来断后,那和送死差不多。

场中沉寂,李存勖的脸色顿时非常难看起来。

他也知道若是自己直接下令某个将领负责断后,谅那人也不敢抗命不遵。

但那样的话,对方就未必愿意死战到底了,所以这种事情最好还是遵循自愿原则。

见没人愿意站出来,李存勖沉声道:“既然诸位将军都不愿意断后,那么就只有孤亲自来断后了!”

“什么?”

“不可!”

众将大惊失色,连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