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水贵如油(1/2)

作者:暖阳
第002章水贵如油

季秋的眼泪怎么也流不完,前世父母从不曾陪她过一个生日,她没哭。生病住院,无人照料,她没哭。遇到抢劫,回家无人安慰,她也没哭。但如今,面对这碗面疙瘩汤,她心里的坚冰突然融化了。

季山眼见小女儿哭得眼睛都红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长长叹了一口气,蹲在板凳上不吱声了。作为一个父亲,不能让女儿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失败。但自家祖祖辈辈就住在这个黄土高原上,没有什么资源,没什么富贵亲戚。大宇王朝前些年又是战乱不断,苛捐杂税极高,他一个庄稼汉子能保证妻儿不饿死,二儿子甚至还读了几年书,就已经算是极厉害了。

可是,如今面对哭泣的小女儿,他还是深深的无力。

季礼也低了头,半晌说道,“阿大,过几日我就进城找份活计做,听大哥说那些铺子里的账房,每月有二两银子的工钱呢。”

“不成!”季山立刻出声反对,儿子十岁读书,虽然比别的孩子都晚,但极有悟性,不过七八年已是过了童生,若不是婆娘开年没了要守孝,这时候正是考秀才的时候。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算做不了清贵的读书人,以后跟着自己种麦子,总也是个二等农人,总比四等商贾的身价要高很多。

“等等看,秋时家里粮食下来就好过多了。到时候,再送你去城里书院。你大哥那里还能贴补一些……”

“大哥已经十九了,他攒的工钱该留着下聘娶嫂子。我就是科考也不见得能中,何况,娘的百日祭银子还没着落……”

想起过世的娘亲,季礼还是哽咽了。

季家老娘陈氏是个泼辣又有主意的,当初因为公婆偏心,她们一家几乎是净身出户分家出来。十几年间,挖了上下两口窑洞,开了八亩地,虽然日子不算多富裕,但在陈氏操持下也过得有滋有味,可惜陈氏一病,花光了积蓄不说,还欠了几两银子的外债,日子颓败了很多。

“这些不用你多想,还有我呢。”季山干巴巴说了一句,也开始想念死去的陈氏。他虽然力气大,身体好,但没了婆娘在旁边,也觉得天塌了一半,走个路都没了方向。

季秋哭了一会儿,胸口的郁气散了很多。抬头见父兄和姐姐都是一脸凄苦,还以为他们又在犯愁自己不肯吃饭,于是狠狠心抄起那个杂粮团子就大口吃了起来。

“阿大,阿姐,二兄,我突然肚子饿,这杂粮团子也好吃了。”她一边吃一边嚷着,“好吃,好吃,真好吃!我要多吃,我要赶紧好起来。我要赚银子,我要买好多肉吃!”

季家三口抬头一见季秋咬牙切齿啃着糠团子,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自然也把悲痛扔去了脑后。季冬赶紧给妹妹的碗里添了稀溜溜的小米粥,劝着,“你也别吃太急了,小心噎着,再喝口粥。”

“能吃就好,能吃就好。”季山乐得褐红色的脸膛上开了花,季礼则在腌菜盘子里挑了最好的一片叶子放进了妹妹的碗里……

黄昏,是乡村里最安逸清闲的时刻,家家户户的汉子端着盛满杂粮粥的老碗,手里捏着个饼子或者杂粮团子一排排蹲在村口人家的墙根下,一边吃喝一边说着闲话儿。偶尔有谁摸出个两合面儿的馒头咬上两口,都要惹得众人羡慕不已。

季家住在村子最北边,原本这里是一个不算高的黄土坡,土质不算好,村人也没谁愿意住。十几年前,季山夫妻搬来落脚后就在土坡下修了口窑洞,后来慢慢又开了几亩荒地,孩子大了又开了上窑,渐渐就有了些生气。而土坡往西不到二里就是一座山顶常年迷雾缭绕的大山,据说有些不吉利。

所以,季家门前多少有些冷清,少有村人经过。但这也很好的保护了季家人的隐私,不必放个屁都传得全村儿皆知。

季山一只手藏在身后,乐颠颠往家里赶,不时回头催促跟在后边的二儿子,“礼哥儿,快走,你幺妹怕是饿了。”

“哎,好,阿大。”季礼拖着疲惫的双腿,又勉力快走了几步。这一下午,他和爹爹走遍了迷雾山的山脚,实在有些累了。如今虽然已是初春,但天气还不算暖和,朝阳坡的野菜也只冒出几片嫩叶,他好不容易才挖到半篮子。好在老天开眼,阿大下的套子逮到一只兔子,想着幺妹能补补身体,早些好起来,他忍不住小跑起来,终于追上了父亲。

季冬带着季秋眼见天黑还不见出门的父兄回来,就齐齐趴在院门口张望。待得瞧见夜色里走出来的爷俩,乐得赶紧接了上去。季山骄傲的提出背后的兔子,嚷道,“看看阿大带什么回来了?”

“呀,兔子!”季冬欢呼一声,喜得眼泪差点儿没掉下来。虽然陈氏刚刚去世没两月,但农家本就清苦,难得吃一次荤菜,也就没有大户人家那些吃素的规矩,不过衣衫上素净一些罢了。更何况季秋刚刚病愈,正是需要补身体的时候,更顾不得那些死板规矩了。

而季秋自从醒来三四天就没见到过肉腥儿,这会儿想着红烧兔肉,麻辣兔肉等等美味,果然已经是口水涟涟了。

季礼喘了几口气,递上手里的篮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