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八章 清河清河(1)(1/4)

作者:河南老张
第六十八章 清河清河(1)

昨晚休息的很好,早上起床时,齐天翔才恍然发现下雨了,而且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

齐天翔缓缓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一股凉意夹杂着雨丝扑面而来,湿润的空气中有着淡淡清新的气息,不但给房间里瞬间带来了清凉,也是昏涨的头脑立时清爽了许多。

许是天空阴沉的缘故,已经将近六点半了,窗外还是有些灰蒙蒙的,雨幕下院子里浓密的绿树轮廓还不是很清晰,只有枝叶的晃动可以影影绰绰感知到活力,也才能够分辨出来树与树之间的差别来。

已是深秋时节,空气中已经有了微微的凉意,可院中的杨树和柳树枝叶却没有任何衰败的征兆,上次过来时晨光中看到的绿叶婆娑,随微风飘舞的景致,现在虽然看不很清晰,可还是能够感觉得到细细雨丝中,浓密的叶片盎然的生机和活力。

齐天翔很喜欢下雨的时节,学校的时候就喜欢,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似乎迷蒙的雨丝带给了他很多的遐思和联想,也喜欢在雨中散步,让点点滴滴的细雨尽情地飘洒在脸上,感受那份清新和畅爽,恣意放纵着自己的思绪和心情。

此刻,齐天翔就有着这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想走到雨幕里,到院子中的杨树和柳树间,抚摸那些粗壮的枝干,聆听雨丝轻轻敲打枝叶的细响,分辨声响中前后左右不同的疾徐,想象雨滴的样子。或者仅仅只是到院子里走一走,亲近一下那些比自己年龄还要大的老树的韵致。自从上回住过一夜,这个院落就给齐天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他感觉震撼的就是院子里栽种的树木。其实也不过就是北方地区很普遍的杨树和柳树,却使他感到震惊和肃然。高大笔挺的杨树与树冠阔大的柳树,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景致,似乎是天造地设的绿色屏障一般,远远看去像是拉起了一个绿色的帷幕,密密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巴掌般的杨树叶似乎在呵护着细细长长柔弱的柳叶,微风中仿佛在悄悄私语,又似乎是抑制不住般浑身颤动的欢笑。粗大的树干像刀劈斧砍样展现着岁月的印记,横亘粗粝的杨树与竖立密实的柳树,表皮都显得那么粗狂和刺目,可却感觉不到丝毫的痛楚,而是深深的刻痕带来的坚韧和刚毅。

而更让齐天翔惊奇的是,这些看似普通的杨树和柳树,却在这个院子里静静地存在了六十多年的时间,成为这里正在的主人,默默地经历着风雨的洗礼,繁茂着生命的绿色。六十多年的漫长岁月,似乎并没有带来苍老的感觉,仿佛正体验着生长的喜悦和快乐。

这样静静地看着,痴痴地想着,齐天翔似乎与窗外的绿色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而且渐渐的清晰和坦诚,齐天翔仿佛感知到了枝叶在雨幕中的快乐,而枝叶也在雨幕中轻轻晃动着,似乎在召唤着齐天翔与它们一起享受雨露滋润,就在这样的对视和对话之间,天色渐渐明亮了起来,而齐天翔也渐渐回到了现实之中。

齐天翔恋恋不舍地从窗外收回目光,慢慢地走到床头,拿起手表看了一眼时间,想了一下之后毅然拿起床头柜上的电话,跟小张吩咐了几句,然后缓缓地走进洗漱间。

小张过来敲门的时候,齐天翔也正好洗漱完毕,心里很是对小张时间拿捏的精准感到高兴。齐天翔打开门让小张进来,慢慢地说着:“咱们不在这里吃早饭了,耽误时间,还是赶到清河去吃吧!”

“小王已经到院子里准备去了,我们随时就可以走。”小张微微笑着回答着,脚步不停地走进洗漱间,收拢好齐天翔的洗漱用具装进袋子里,提出来放到茶几上。细致地将齐天翔看过的文件和资料分门别类地收好,小心地放进文件袋里,又拿起齐天翔的手提包,将文件袋和洗漱袋装了进去,仔细地又检查了一遍房间,确信没有什么遗漏物的力量,可以足不出户地享用美食,可以很便利地吃到任何地方的食材,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了。”

“说着说着跑题了,这说饮食的事情,却说到了文明进化和社会形态对比上了。”齐天翔呵呵笑着,接着说:“还是回到饮食上来,说说咱们传统的饮食,农耕文明的饮食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最有探讨的意义。”

“由于传统文化中重农抑商,而作为商业范畴中的饮食类别,从果腹走到商业经营,时间并不是很长,而且也还是以存在为主,除了车马店必要的食物,到好汉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饮食都是与酒肉联系在一起的。”齐天翔想着说着:“荒年出厨师,丰年盖房子,是过去的老话了。丰年盖房子,还好理解一些,丰收了嘛!是应该高高兴兴地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了。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误读,原话应该是丰年起囤子,意思是说要给丰收的粮食一个安全存放的地方。两句话的愿意都是与吃联系在一起的。荒年出厨师,似乎就有些费解,其实了解了传统饮食的传承,就很容易理解这句话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深深的无奈或苦涩了。农耕文明的文化认同中,除了种地或务农,其他任何事情都是不务正业,没本事或没出息的人才从事商业贸易,特别是伺候人的做饭生计。遇到大灾之年,土地没有了产出,能做的除了出外逃荒要饭,就是到小饭铺里当伙计帮忙,尽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