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务虚世相(2)

作者:河南老张
第五十七章 务虚世相(2)

说明会九点钟准时开始,而且是现任班子成员先行到达,在会议室门口列队迎接,这样的风气是新班子成立后定下的规矩,不能让老领导们等我们这些当权者检阅和接见,这不合规矩,也不能助长这种规矩。 这是鲁健书记和浩南省长一上任就定下的规矩,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由于时间安排的到位,其实等待的和需要等待的人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差别,能有的其实就是身份的炫耀和表达了,这就是等人和被人等的细微差别,可区别就看出了主动意识和思路。

鲁健书记,浩南省长,郑明副书记,还有各位副省长及人大副主任,政协主席等副省级领导干部,以及发改委、国资委、住建厅、交通厅、教育厅、卫生、食络上下也是热闹非凡,面对着困境,各方反响热烈,而且基本上围绕着扩内需、促消费的思路展开,出现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但也出现了不少所谓的仗义执言,大多不外乎‘大范围提高农产品价格’、‘提高初级产品的价格’、‘扩大国家对农民的补贴’等等,而且理由都异乎寻常的一致---促消费、扩内需。

听来听去这种声音越来越多,不仅感到困惑,两会代表委员来自于各个阶层,怎么都一股脑地关心起农村、农民问题来了,怎么没有人关注城市,以及城市边缘平民的生存和利益呢?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尤其是城市中低收入人口急剧增加,已远远地超出了农村人口的增长,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城市贫民、或因事因病因灾返贫的数字也在不断增多,这些摆在眼前的现象,难道我们的代表委员都看不到吗?都没有一个来调研、来关注吗?非要都跑到农村,拿个玉米棒子上会呼吁吗?

扩内需、促消费是大局,是需要兼顾各方利益和承受力的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只顾及农民,而伤害了城市平民的利益。

无需讳言,近些年来城市生活的确好了许多,生活富裕人群也大范围地出现,但在一些传统产业集聚的城市,尤其是一些过去的国有企业,由于产品单一、设备老化,或倒闭、或转制,至今尚有不少企业职工收入接近或略超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生活困境随处可见,住房、医疗、教育,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时困扰着他们的生活,物价的每一次波动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一日三餐。

他们才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政府需要时时关心的群体,相信我们的代表委员之中,是绝对没有生活困顿、衣食无着的人的,也没有人正经历着这些,他们拿着高收入,坐在厅堂楼阁中办公,不是企业家就是官员,或者是这个阶层的御用学者,他们的眼中有平民吗?他们的所谓代言中真代表平民吗?

说淡话、说胡话解决不了现今面临的问题,抛开国际大环境不论,我国近期的经济困局与去年的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上涨,农产品龙头企业操纵价格有关联吗?物价的非理性上涨,社会整体性恐慌,使得国家下大力气控制物价,控制规模,结果物价控制住了,社会整体经济活力也减弱了。这是必须吸取的教训,是违背了社会经济规律必须交的学费,因此就必须静下心来,既研究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也研究城市平民生活和稳定,不然我们还会在来回折腾中尝尽苦头。

真希望我们的两会少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论,少一些噱头和炒作,多一些城市平民的代言人,多一些为他们说话的代表委员。”郑明的话不但说出了严峻的现实,也使得思考有了更深层次的意思。

汇报会直到临近中午才结束,以前都是要安排一顿午饭,但在大多老同志的提议下,这样的程序和过场也自然免了,准备一些礼品表示一些敬意也就是了。毕竟都是做过领导的人,也明白吃饭意味着什么,但今天却无论如何要留下闫博年,说什么也不让他走,闫博年也意识到书记、省长有什么话要单独跟自己谈,也就没说什么默默地坐在哪里。这是来时路上张伟说到的安排,因此会议结束后,闫博年详装还有事要谈留了下来。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