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六章 启程(1/2)

作者:石怀玉
()西魏的大佛寺不少于一百座,那金顶琉璃与青砖甚至皇家才会用到的黄门,都是用金漆粉刷而成。

那高高的院墙与寺庙僧人们的生活一样,金碧辉煌,不为人知。那点缀在屋顶的兽沿,仿佛在告诉那些明白事理的人们,这里与皇家的纠葛到底有几分。

每日的辰光照射的第一个地方,永远是寺庙的屋顶,那瓦片反射的光芒,让那些西方来的胡人们以为东方的大佛寺是一个充满金子的地方。他们一度认为佛就是中国的信仰,却不知道,一切都是权宜,一切都是包容。

赵烈还是那样,人们还是骂他,所有人都在骂他。只是他成了一个很大影响的人,他的作为在人们眼里不孝的代表,变得很是有教育意义。而他本身的存在,更是一种对下所有权力的挑衅,对所有人的挑战。

没有什么绝对的错误,如果所有人都不祭祖尊家,那家族便没有了威信。没有了传承的家族,容易变成外人的奴隶,却也更容易变成自己人的奴隶。

人哪能不守孝敬爷娘的?只是人们渐渐变了罢了。赵烈可以打那些落井下石的人,却不能对那些只是骂他不孝的人做什么。他不孝,写在了自己的脸上,哪怕他内心孝顺。下人的嘴,可不管你的心是否干净。

佛寺的人不用守孝,因为他们已经成了神的儿女。

……

新年的日子就那么几,虽然采儿和莲妹觉得今年的新年过的好慢,但是对于赵烈来,白驹过隙。他与徐平思虑了很久,觉得把萧叶若藏在徐家并不安全,但是这时候也没什么地方能藏起她来了。

从东益州到长沙郡,行程得半月有余,其中还得上顺流而下的便宜。而如果萧氏真的在寻找萧叶若,恐怕报备以后几就知道萧叶若究竟在哪。

有些事情没法辩解,得亲自去面对,不能坐以待毙。他需要徐平为他拖住些许时间,这样他见了萧叶若的父祖,自然将一切都转移到他的身上,要杀要剐,自然也会转移到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身上。

只是,人们是否会相信他?赵烈前世十五岁还是个抽烟打架的痞子,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即便后来的他甚至想掐死曾经的自己,也于事无补。

反观现如今,谁会相信他?萧叶若的信任在于无奈和理解,徐家的信任在于长久的认知。而那个现在世界顶峰看蝼蚁的人们,如何相信一个手里不曾握着兵刃与父祖荣耀的崽子,相信他会给自己的女儿带来幸福和希望,甚至有可能大言不惭地出一些根本不经大脑思考的话语来?

赵烈还是要去,他知道,如果自己是父亲。听一个素未谋面的少年因为战争结识了她呵护而二十年的女儿,告诉他我娶了她,她一定会幸福的。

鬼他娘的相信,你的把胸脯都拍碎了,也不见得有人正眼看你。凭什么光凭嘴,就放了你?不定他女儿是被强行掳掠囚禁的,也未尽然。

赵烈以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前世的他从来没和女子谈过恋爱。他知道那些女孩子总是躲着他,总是躲着这个曾经学习不好的叛逆少年,看着他一无是处,却去喜欢那些更一无是处的黄毛儿。

也许那些向往当大哥的孩童们,更能给她们安全感吧。

不过该还是要的,纵然是父亲,也未见能对一个敢于千里单行,过来送死的少年做什么。赵烈思揣,如果他是父亲,看结局一定,必然会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棒打鸳鸯,永远拆散。一种就是让这子倒插门儿,解决这个问题。兰陵萧氏的脸面丢的海了去了,唯独这件事上不能妥协,赵烈不用细想,也是这么个结局。

不像后世的那些孩子们,有了关系便觉得此生注定了。这种思想与包办婚姻无异,只不过是孩子们的一厢情愿,断定了他们自己的一生。只不过是他们自己一心包办,而没有父母的参与。

拿好了文书,将自家宅院彻底锁了,让萧叶若无论如何,无论是什么消息,哪怕是听赵烈已经身死,也不要轻易出来迎接什么人和消息。一旦心软,一切都会变成另一个样子,亦或是改变了赵烈本身谋划的那个轨迹。

萧叶若眼里只有赵烈,她的眸子很大很明亮,眼中的泪花沉淀在眼睛里,相顾无言。

她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拦住他,应该让他等着父亲的人亲自找上门。亦或是干脆与他相依相伴,远走高飞。去做一个游牧的牧人,甚至可以躺在满山牛羊的毡房里,享受着中华大地不曾有过的辽阔。一切的一切,她都想好了,都想清楚了,只是缺少了那开口的勇气。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会不会后悔,也尚未可知,也许这一走是人永隔,也许是皆大欢喜……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送他,再也没有了路口的那些祝福,甚至感觉自己被牵挂的那种开心。

有可能是有了自己的家业以后,感觉逐渐平淡了吧。犹记得第一次他背起行囊,望着娘苍老的脸。风中模糊了时光,也模糊了这条历史的古道。

他记得村口的那颗老树,记得背对他的夕阳,记得那时候的杨柳依依,却有着金黄色的萧条。一切,都随着斑驳的岁月痕迹沉沉浮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